第378章 [二更]378(第2/2頁)

劉談想到這裏心念一動:“你回頭把各個郡的季度總結都看一遍,然後匯總一下,回頭我要看。”

朱山拊立刻精神一振:“是。”

他自從跟在北境王身邊一直做的都是整理文書一類的工作,總覺得自己仿佛是個書童,好在北境王終於肯給他點事情做。

劉談拿過敦煌郡的季度總結,這個形式是他新年過後正式點卯的第一天讓人吩咐下去的,為的是更好地橫向對比以前跟現在,順便還讓郡守們寫出下一季度的季度規劃。

其實無論是建設規劃還是經濟規劃,最好是按照長線來,然後再分成一個一個小目標。

只是劉談以前也就是在學習時事政治的時候接觸過什麽五年計劃十五年計劃,更甚至還有百年計劃,可讓他自己來他也搞不好,現在也沒人會這麽幹,他也只能先按照一個季度一個季度的小目標來,然後等熟悉之後,再來設置更大的目標。

當然說他沒有長遠目標也不算,封狼居胥嘛,也算是一個長遠目標,唯一讓人頭痛的大概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劉談拿著敦煌郡的季度總結,一時之間都有些沒眼看。

他是看過朔方城的總結的,無論是在哪方面,那個增長都能讓人喜笑顏開。

雖然經濟增長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交稅的功勞,但……這個時候就只看結果好了!

然而敦煌郡……經濟也稍微增長了一些,去年敦煌郡郡守按照劉談教的法子組織人開始弄葡萄幹。

這個東西易保存,還是甜食,比起糖來要便宜一些,中途也不容易產生損耗,再加上劉談經常往長安運東西,也會稍帶一些到長安去販賣,賣的錢倒也不少。

所以敦煌郡今年的財政擴大了一些,然後敦煌郡郡守就很樸實地寫上了下一期規劃:擴大種植園。

他發現敦煌郡郡守跟他大概是完全相反的,他弄出一樣東西來之後就會想要繼續弄下一樣東西,上一樣就交給別人去,他要去尋找新的致富途徑。

但是敦煌郡守就是找到一樣致富途徑就先將這一樣發揚光大,至於有沒有其他計劃,劉談也不知道。

不過像是敦煌郡這樣沒什麽人才的地方,敦煌郡守這樣的穩妥或許會更好一些。

劉談能夠這麽折騰第一因為他有錢,第二因為他有爹媽和哥哥支持,第三就是因為他手下有霍光這些能幹的大臣。

他看了看敦煌的輿圖果斷說道:“過幾日去敦煌看一看。”

苗瑞愣了一下:“殿下要將作坊建在敦煌嗎?”

劉談說道:“有這個想法。”

苗瑞有些詫異:“可是敦煌並不是大豆種植地。”

那裏甚至連耕地都少得可憐,倒是瓜果一類的有不少。

劉談看著輿圖說道:“敦煌的確不是大豆種植地,但它是通往西域的門戶,同時距離匈奴也近。”

絲綢之路的主意是一定要打的,大豆算得上是中原特有的產物,這年頭只有特殊才有利潤。

為什麽瓷器和絲綢那麽受歡迎,不就是因為國外弄不出來嗎?

只是絲綢價格昂貴,瓷器運輸不便,豆制品這種普通平民都能買得起的食物或許能夠有更高的利潤。

反正就算將作坊放在別的地方也要把大豆運輸過去才行,等以後交通網建起來,那都不是事情。

有那麽一瞬間劉談甚至思索要不要規定各郡縣每年稅收的十分之一用來修路,修路要進行報備,看修哪一段,等到修完之後再報備,他再派人去驗收。

不過很快劉談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各郡縣的稅收如今用來做別的還來不及,估計是沒時間管路的事情,更何況以後他們總能意識到交通不便的壞處,到時候他們會想辦法修路的。

劉談剛定下敦煌之行,那邊霍光就匆忙走來說道:“殿下,長安發來邸報,說關市已經全部建好,初步定下夏至後的第一天開市。”

劉談聽後笑道:“巧了,通達城已經建好了吧?我正要去一趟敦煌,幹脆連敦煌帶關市一起看一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