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一更]221(第2/2頁)

沒人回答,正當苗瑞要過去看看的時候,霍光一回頭就看到了一個黑白團子正笨拙地往裏面走,不由得抽了抽嘴角:“是滾滾。”

劉談歪著身子看了一眼,滾滾在看到他之後就一路小跑了過來,然後十分熟門熟路地窩到他的懷裏。

劉談抱著這個敦實的肉團子長長出了口氣:“滾滾啊,你以後可不能這樣了,等你長大了我可抱不動你。”

然而找到了舒服姿勢的滾滾表示不聽不聽,並且還伸手要抱抱。

劉談只好一邊抱著它一邊繼續跟霍光議事。

霍光現在對滾滾的容忍力度直線上升,畢竟跟某位小昆彌比起來,滾滾實在可愛得多。

但小昆彌給朔方城做的貢獻也的確是實實在在的,這一千人到來之後,整個城池的建設進度驟然加快許多,劉談要求的地下排水系統也都安排上了。

只是受限於現在的科技水平,真正能實現地下排汙的也就主城區,或者說是富人區,貧民區雖然也鋪設,但管道網並沒有那麽發達。

劉談原本是想都鋪設,可最後卻被現實說服了,霍光的理由很簡單:“地下排汙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用到水的,而那些人用不起那麽多水。”

首先雖然不收取水費,但是相應的打水是要自己來的,耗水量大沒人能夠在維持生計的同時每天打那麽多水。

劉談最後只能遺憾放棄,不過還是將設計給存放了起來。

排汙管道都是可以臨時增加的,以後有需要再增加就是。

隨著城池的建設,鋼筋也在一點點地進行試驗。

其實劉談更想跟現在的鋼筋叫鋼條,因為測試了一下跟他認知中的鋼筋其實還有很大的差別。

在這個過程中倒是有人提出過用竹子,竹木柔韌,也能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實際上長安的許多建築就是用了竹木為骨。

劉談在聽到這個提議的時候差點沒笑死:全北境國竹子最多的地方大概就是他家滾滾的熊貓園了,就這還不確定這些竹子能活多久,用竹木要從南邊往這邊運,運費都比他用鋼筋貴好多了!

畢竟他有鐵礦在手啊!就算沒有鐵礦實在不行用青銅為骨,他都不可能用竹木,用青銅等於燒錢,用竹木比燒錢還燒錢,而且還要浪費很多時間。

提出用竹木的工匠灰溜溜地就走了,他畢竟是從長安來,已經習慣了這種思維。

雖然在劉談這裏鋼筋的強度不夠,但實際上運用起來的時候已經很不錯,首先用上這種鋼筋的是地下管道,因為要承重的關系,劉談擔心只單純用水泥管恐怕支撐不了多長時間,所以也攛掇著霍光別在這方面省錢,也是先試驗一下鋼筋的強度。

霍光被他纏的沒辦法,答應了下來。

要說當人足夠多的時候,工程速度是真的快,至少到了四月底的時候,城池需要地基的部分都已經打好,管道也已經鋪好,甚至已經開始打造地上建築,而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就很容易了。

因為坊內的設施暫時不需要操心,主要建築就是國相府,這個是屬於北境國朝廷辦公的地方,再然後就是官員們的府邸。

再然後就是鋪路,這個時候霍光就意識到劉談這樣布局的好處,因為不用再費心去設計道路了,整個城池四通八達,規規整整,對強迫症可以說是十分友好。

到達五月初的時候,整個城池已經初具規模,而因為匈奴進犯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大多數百姓也走出了心理陰影,尤其是在看到水泥鋪就的道路和搭建起的坊墻之後,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不管怎麽說,如今新的朔方城終於是有了一點王都的氣勢。

就在劉談美滋滋的開始思索自己買下的那幾座坊都要弄出什麽花樣的時候,在遙遠的長安傳來了一個消息:皇帝覺得受降城距離匈奴汗國還是有些遠,所以任命趙破奴為浚稽將軍摔兩萬余人,出朔方西北兩千余裏挺進浚稽山與匈奴左大都尉匯合。

劉談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