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三更]176(第2/2頁)

劉談微微一愣,拍桌說道:“對對對,就是它。”

鳳尾草,又被稱為金雞尾、雞腳草、井欄邊草,基本上就是大家看它像什麽就稱呼什麽。

畢高為了能幫到劉談而心下高興,轉而又有點發愁:“殿下,要說長安也有這種草,但是這種草怕冷,現在恐怕不太好找。”

劉談心下有些發愁,按照畢高的說法,這種草應該是喜陰、喜濕潤的,要不然不至於在井邊生長。

這樣北境國把部分地區就都可以排除了,那邊的濕潤程度不足以支撐它生長。

可是等正旦過後,最遲過了十五他可能就要回去了,再晚他留在長安好幾個月近半年也不太合適。

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遠程遙控,可這也太麻煩了,讓人把草送過去?千裏迢迢就為了點鳳尾草?

一旁的苗瑞忽然說道:“也未必沒有,王府內地龍旺盛,說不定有些地方就長了呢。”

劉談頓時眼睛一亮,連忙發動人手去找鳳尾草。

別說,到最後還真找到了不少,當然這個不少是針對於這個季節而言的。

接下來就是釉質配方的比例問題,這個時候劉談就特別恨古人寫書從來不寫詳細數據,一個一個都沒有一點嚴謹精神,只說了用什麽,你倒是說清楚用多少啊!

這樣他就不用自己試,只要會背書就可以了!

劉談一個激動之下就想自己親自上陣,苗瑞和畢高死活攔著,最後不得不搬出了霍光。

劉談一想到霍光那念叨人的功力,瞬間萎靡,只好交給下面人去嘗試。

不同的配比,燒制出來的釉質是不一樣的。

當然或許也跟配比沒有太大關系,還有一部分取決於燒制溫度。

第一個成品其實依舊粗糙,但那青色的瓶身已經有了後世青瓷的影子,他仿佛透過那淡青色看到了汝窯青瓷的美麗模樣。

當然這很大可能都是劉談眼睛自動美化的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比起原始瓷,有了高溫燒制的陶瓷幾乎是呈跨越式的發展。

劉談美滋滋地給了工匠賞錢,讓他們繼續加工實驗,最好能在正旦之前弄出一套精美的青瓷,不對,是兩套,獻給帝後作為禮物。

雖然他這次回來帶了不少東西,但正旦獻禮跟這兩樣還是要分開的。

劉談本來就在發愁禮單上沒有什麽新奇東西,哪怕大家送的東西都大同小異,只要價值擺在那裏,沒什麽新奇的也沒關系。

可他習慣了搞出點新鮮東西送上去,突然少了讓他有點不習慣。

現在好了,有了青瓷也算是能夠交差。

當他走出瓷窯的時候,被冷風一吹,整個人都恍惚了一下。

他原本是要幹啥來著?

哦,做馬桶。

……

說好的這次不會弄出副產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