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二更]164(第2/3頁)

其實無論什麽東西,最艱難的是整理出制作過程,如果有了制作過程按照那個過程做,那就容易了一些。

尤其是碧璽,原本品質不是特別好的碧璽在經過加工之後變得通透漂亮,再加上本身絢麗多彩,哪怕是霍光這樣在劉徹身邊見慣了好東西的人都忍不住被其所吸引。

而在眾多顏色的碧璽之中,西瓜碧璽是最受歡迎,西瓜碧璽就是一塊碧璽上有多種顏色,一般是綠色和紅色相間所以被稱為西瓜碧璽,不過這年頭還沒有西瓜,劉談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麽稱呼這種碧璽幹脆說道:“等回頭讓父皇或者母後來賜名吧。”

他想這兩位應該很願意賜個名字的。

有了這樣的加工手段之後,碧璽就變得十分能拿得出手了,但也不能一下子就給原石,還是要加工出來。

劉談的想法就是用碧璽鑲嵌一整套首飾,就算正旦的時候皇後有定式首飾不能帶,但那一段時間宴會頻繁,總能有帶的機會。

什麽項鏈手鐲發釵耳環,劉談也算是費盡了心思去挑選,配色方面他不擅長,幹脆就選擇純紅色,反正是正旦,要的就是個喜慶,而且冬天也不適合冷色系。

至於樣式什麽的他沒去管,他對首飾也不是特別有研究,更何況後世流行的那些樣式在這個年代未必有人會喜歡,正旦這樣的莊重場合還是穩妥一點好。

然後劉談又選出一塊最大的碧璽,這塊碧璽可以說是整個礦區目前出產來看最大的一塊了,高約三尺,寬一尺,就算在後世也是十分罕見的個頭。

這樣大小的碧璽本身就是一種奇珍,劉談也沒對它再進行加工,只是讓人去做了一個底座進行擺放,這個就給劉徹好了。

然後他又挑選出了一些其他品質不錯用來鑲嵌的碧璽,這些就是用來鑲嵌在寶劍的劍鞘上的。

百煉鋼如今已經有了最初的成品,對此劉談不是特別激動。

因為這種煉鋼的方法太過消耗人力物力,雖然它很鋒利,但注定也只能成為貴族手中的奢侈品,想要推廣,想要讓所有士兵裝備上這樣的武器,除非劉談能夠找到更加省時省力的方法,或者人口多到能夠供應生產,否則基本不太可能。

別說百煉鋼,就連馬具到現在都沒有推廣開,也就在貴族之間流行起來,劉談之前擔心會被匈奴抄走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就算匈奴拿到了制作方法,以匈奴的財力,再加上他們不善冶煉,就更不可能讓自己所有的騎兵都配備上新式馬具了。

不過,再過一段時間,劉談可能就有那個本事能夠將北境國的軍隊,或者說是邊陲那些小城的騎兵都換上新馬具了。

畢竟他礦裏有家,雖然這些都是他的,而配備馬具需要用到北境國的國庫,但他交稅啊!

這也是大漢目前最讓劉談滿意的一點,不管是誰,都得交稅,當然貴族和富戶有很多種辦法避稅,這個是沒辦法避免的。

反正他不避稅就行了,到時候國庫充盈,他就有錢可以做好多事情了。

這樣一想,靠玄學發家致富好像也挺好的,原本劉談的計劃是十年,十年之後讓北境國的百姓生活水平達到大漢的平均線。

說實話,就算是這個目標劉談都沒敢跟別人說過,如果說出來恐怕就連霍光都會覺得他異想天開。

結果沒想到靠著玄學讓他一下子把十年的時間給縮短了不少,這樣下去,或許五年就可以,甚至如果其他地方也有礦的話,五年的時間都不需要。

劉談一邊挑選著碧璽一邊想著這些,在挑選到一塊墨綠色的碧璽的時候,下意識地讓人用這個去做了一個狼頭耳環,眼睛則是用紅色碧璽鑲嵌。

說實話,在吩咐這件事情的時候,他還在想著振興北境國經濟的大業,幾乎是下意識地隨口說了一句。

等到所有東西都做好,擺在他面前的時候,劉談看著那對狼頭耳環,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猶豫了半天,還是吩咐人將其中一個狼頭耳環給改成了狼頭耳釘,畢竟依據他的觀察,陸懸好像只有左邊耳朵有耳洞。

至於送對方耳環是不是合適,他想了想覺得總比送扳指或者手鐲強一些——嗯,這年頭,手鐲其實是男人很常見的配飾。

這些碧璽首飾都做好了之後,要帶到長安的蜂窩煤也做得差不多了,因為只是想要展示,所以第一批不需要帶太多,後續再讓人送過去就行。

此時劉談也該帶著人上路了。

這一次除了江充和桑遷兩個人留守,其他都跟劉談再回去,每個人看上去都挺興奮,雖然來北境國沒多久,但是大家做的事情可真不少,而且劉談大方,給每個人都賞賜了不少東西,包括北境國的特產碧璽和煤都有不少,拿回去是能夠炫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