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四更]121(第2/3頁)

這誤會大了啊!

劉談忍不住說道:“她這誤會的有點大,我的功績無論如何無法媲美那兩位,你們說跟她解釋清楚她還會這麽想嗎?”

岑幼有些奇怪:“殿下這說的是哪裏話?殿下年幼,比不過烈侯和景桓侯不是正常的嗎?就算是景桓侯封狼居胥之時也已經十七歲,殿下才十五呢,等到殿下十七說不定還能封……封虎居胥呢!”

劉談面無表情地看了她一眼:我可真是謝謝你對我這麽有信心啊。

一旁的符漁也說道:“如今長安城中的少年郎無人及得上殿下半分,公孫五娘喜歡殿下也是正常。”

劉談說道:“不,我怕她失望。”

岑幼遮嘴笑道:“殿下這麽患得患失,難不成也是喜歡上了公孫五娘?”

劉談:我好絕望。

感覺唯一的路也被堵死了,就算他跟公孫五娘攤牌似乎也沒什麽用了,不管公孫五娘在家裏是否受寵,都無法左右公孫賀的想法。

劉談思索,公孫賀當丞相的時候都不情不願,說不定他也不想跟皇室有所牽扯呢?

要知道漢朝的諸侯王有一個算一個都不老實,直接造反的,造反未遂的數都數不過來。

這要是被牽連了,那可能就是夷三族的節奏啊。

劉談決定去找公孫賀談談,結果大朝會的時候,劉談遠遠的就看到公孫賀身邊圍著一群人正在恭喜他。

女兒被選為皇子妃,的確值得恭喜。

劉談觀察了一下公孫賀的表情,絕望的發現公孫賀臉上喜氣洋洋,他還不是裝的,那是真的高興啊,對比之前他當丞相時候的生無可戀簡直可以說是判若兩人!

劉談將話全部咽回了肚子裏,可憐他見到公孫賀還要表現的有禮又矜持。

他想了想,現在只有以年紀還小,想要過兩年成親這樣的理由才能拖一拖了。

唔,公孫五娘應該年紀也不大吧?他今年十五,也不知道公孫五娘今年多大,想必年紀也不大,所以最好拖一拖。

劉談雖然想著這些,精力還是轉移到了朝政上面。

因為這個時候主要議題就是議論陸懸的待遇。

直到站在朝堂上,劉談才發現大家的討論點居然還在要不要給陸懸封王!

甚至不支持封王的人更多,理由就是大漢不封異姓王!

不過不支持的人多也沒用,這一部分人都是沒什麽實權,並且只會死扣規矩的那種。

從劉徹到三公九卿,大家的想法都是傾向於封王,畢竟人家好好的王當著,到了大漢變成了侯爵,這落差也太大了一點。

可這個例的確不好開,所以給陸懸封王要什麽樣的儀式?待遇要什麽樣?封地在哪裏?

劉談聽他們說的越聽越腦殼痛,覺得大家的思維似乎都被框住了。

每當有人提出可以給好一點的待遇然後又被反駁之後,劉談就想說話。

但是他又覺得這樣的場合好像也輪不到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議論朝政,於是表現出來就是他的坐秤上仿佛有刺一樣,時不時就想動一動。

劉徹早就注意到了劉談總是欲言又止,一開始他以為劉談是想替陸懸說話,畢竟他跟陸懸關系好是真的,陸懸還是他親自帶回來的,總會有點不一樣的感情。

但是隨著討論深入,他發現劉談的表情越來越不好形容,如果非要說的話,臉上就仿佛寫了四個字——不忍直視。

到了這個程度,劉徹也很奇怪劉談到底想說什麽。

所以再問題又一次僵持住之後,他直接點名:“劉談,你去了一趟西域,想必對小烏孫更加熟悉一些,你來說說。”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移到了劉談臉上,不過他們看上去也沒指望劉談真的說出什麽來。

劉談站起來對著劉徹行禮說道:“父皇,依兒臣所想小昆彌是必須要封王的,人家本就是烏孫王,就算沒有大漢的冊封也是,若是封侯反而像是不重視烏孫一般,到時候若是激起其憤怒之心,怕是要弄巧成拙。”

公孫賀眼角余光看到禦使大夫似乎躍躍欲試想要說什麽,趕忙開口說道:“殿下既然同意封王,想必也知道這其中困難重重,並非一紙冊封就可解決的。”

劉談知道公孫賀這是在幫忙,有他說話,其他人就算想要反駁也只能暫時咽了下去。

是以他對著公孫賀笑了笑說道:“這個我也有想過,諸位似乎都進入了一個誤區,冊封為王,就必須給他一個封地嗎?”

“嗯?”劉徹聽後忽然腦中閃過一絲靈光,他十分感興趣的坐直身體說道:“來,說清楚。”

劉談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烏孫雖然投靠大漢,但因為地處偏遠,所以實際上他們還是需要自治,烏孫就相當於是烏孫王的封地,又哪裏還需要給他別的封地?大漢不向烏孫征收賦稅已經算是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