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二更]50(第2/2頁)

一開始劉談本來以為只要用釘子將馬蹄鐵釘在馬掌上就可以了,為此他特地找了一頭騾子來試驗。

結果釘上去之後,一開始的確還不錯,可是沒等兩天,馬蹄鐵就從騾子的腳掌上脫落了下來,這個時候劉談才意識到無論是騾子還是馬,腳掌前部分那裏都是角質,基本相當於人類的指甲,釘上去的東西長期活動的話很容易脫落。

那麽就需要別的固定手段才行。

劉談一時有些犯難,這也太難為他了,他搞別的都是因為看到過成品,至於馬蹄鐵……他就只見到過在馬蹄上面的樣子,怎麽固定的他也不知道啊。

於是劉談抱著一個馬蹄鐵蹲在自己的書房就開始研究,哦,研究的同時順便還讓木匠按照馬蹄的形狀給他做了一個模型。

別說他手下的木匠是真的心靈手巧,居然將馬蹄的形狀甚至連一半腿骨的形狀都給還原的差不多。

於是劉談每次看到自己的書案上擺著馬蹄的骨架都會恍惚覺得自己仿佛是學醫的。

劉談將手裏的馬蹄鐵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之後,唯一想到的就是用螺絲將馬蹄鐵固定在馬掌上。

然而現在……沒有螺絲這種東西。

當然他的確可以弄出來,讓手下的鐵匠去做。

實際上這年頭的鐵匠手藝其實是很不錯的,就算是做很精細的物件也完全沒有問題。

至少劉談自己手下的鐵匠是如此。

可劉談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那就是——推廣。

馬蹄鐵對於馬匹的腳掌維護並不僅僅是在水泥路上。

水泥路堅硬是沒錯,難道石板路就不堅硬了嗎?有一些地方是石板路馬匹不也一樣在上面跑?

對於馬匹來說,馬蹄鐵能夠延長它們的服役壽命,對於用來運輸的挽馬更是如此。

比起戰馬來,挽馬使用的時間更長一些,馬蹄的損耗也會更大。

如果要推廣的話,馬蹄鐵就必須做到成本低,要不然以大漢如今的家底,未必能夠做得到全軍推廣。

螺絲是需要手藝爐火純青的鐵匠來制作,那麽產量勢必很低,如果消耗不大的話的確可以這麽搞。

劉談一時之間有些犯難。

如果不用螺絲,那麽就用彎頭釘,將釘子釘進去之後,利用釘子的彎頭扣在裏面,這樣是能夠固定住,但是能固定多久也不好說。

然而劉談又有點想用螺絲,螺絲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最主要的是馬蹄部分的角質會不停的生長,螺絲進去之後會隨著角質的增長越來越結實,基本上能夠永久呆在裏面,也會越來越堅固。

當然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彎頭的釘子匈奴能夠仿造,螺絲他們還能仿造嗎?

是的,劉談一直沒有特別積極的推廣馬具就是因為擔心匈奴仿造。

匈奴的冶鐵技術不高,但是據劉談所知哪怕大漢禁止商人將鐵器販賣到草原,但還是有人冒著風險販賣。

這些商人基本上就是有家無國,哦,或許連家他們都不在意,否則怎麽會為了錢冒這麽大的風險?

要知道私自運輸鐵器糧食,要是被發現了就按照謀反罪論處,基本上不是誅九族就是夷三族。

想要讓匈奴看得到摸不著,除了將馬蹄鐵列為管制物之外,就是在技術上進行壟斷,讓他們無法復制。

就算那些商人能夠偷偷打造馬蹄鐵的形狀又怎麽樣?無法長時間固定那得消耗匈奴多少錢財?

如果真這樣的話,劉談甚至都歡迎匈奴不停的去購買馬蹄鐵,以他們馬匹眾多的程度,說不定小小一個馬蹄鐵都能將匈奴拖垮。

當然這只是他的想法,最後劉談決定遇事不決問他爹,哦,問他哥也行。

反正他讓人制作了彎釘和螺絲,然後弄了木質馬蹄的橫截面,準備現場演示這這兩種東西的區別。

無論是劉徹還是劉據,他們對於大勢的把握肯定比劉談清楚,最主要的是他們手下是有一整套幕僚班子的,可以集思廣益。

而劉談……因為尚未封王的緣故,幕僚什麽的是沒有的,所以他決定不打算繼續跟這倆玩意死磕了!劉談匆匆回到宮裏,先去拜見了陳阿嬌,結果發現陳阿嬌似乎並不開心的樣子,哪怕丹陽公主在一旁撒嬌都不能讓她展眉,劉談忍不住問道:“母後可是遇上了什麽難事?”

陳阿嬌語氣有些蕭瑟說道:“陛下已經定下了日子。”

劉談先是一愣,剛想問什麽日子,發現丹陽公主臉上也沒了笑意,頓時便明白是定下了和親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