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頁)

劉弗陵只好不情不願的退下。

然而劉徹回到寢宮之後洗漱完畢卻也並沒有躺下,而是拿出了一張薄如蟬翼的紙。

是的,紙,其實紙並不是蔡倫所發明,蔡倫做的只不過是總結前人經驗制造出了更好更容易推廣的紙張。

如今的紙還是貴族專用。

那張紙上面寫著短短的幾行字。

劉徹看完忽然笑了笑:“蔔凡,今日觀五皇子有何感想?”

劉徹身邊的黃門蔔凡垂頭說道:“奴不敢品評皇子。”

劉徹半靠在坐塌上任由宮人放松肩頸,雙眸半眯懶洋洋說道:“讓你說你就說。”

“以奴淺見五皇子……無欲無求。”蔔凡言簡意賅說完便不再開口。

“無欲無求?”劉徹閉上雙眼輕笑一聲說道:“這世上怎麽會有無欲無求之人?不過是身份乍變,他還不懂罷了,再者繡衣說他性驕奢,無法度,你怎麽看?”

蔔凡有些遲疑,劉徹口中的繡衣就是繡衣使者,也就是漢武帝設立的情報機構,如果讓劉談來評價的話,明朝的錦衣衛可能就是仿照繡衣使者來建立的,由此可見繡衣使者的權利和地位。

見劉徹還等著他回話,蔔凡便說道:“觀五皇子應是循規蹈矩之人,不過,繡衣使者如此評價必然有其緣由。”

“一個人如何才會在短短幾日從性驕奢,無法度變成循規蹈矩溫和內斂?”

蔔凡心中一驚,看向劉徹:“陛下?”

劉徹又說道:“他跟朕所有的兒子……都不一樣,那雙眼睛讓朕想起了一個人……”

蔔凡小心問道:“陛下是說……”

“衛青。”

劉徹的語氣有些漫不經心的意思,但聽到蔔凡的耳中卻仿若霹靂。

蔔凡面色凝重:“陛下是否要徹查李家?”

劉徹擺擺手:“不必,有繡衣盯著,李家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行非法事,再看看吧,看這孩子是循規蹈矩還是肆意妄為。”

蔔凡低頭不再言語,卻已經決定要讓劉談那裏的人仔細盯著他。

而此時的劉談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劉徹的關注點,他還以為這一場宴會自己已經淪為配角了呢。

等回到歲羽殿的時候他只覺得身心俱疲,如果可以真想就這麽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

不過想想也不可能,他回去之後發現歲羽殿之中除了原本的符漁和岑幼還多了三個宦官,一個年長一些的據說是黃門署長名為常方,他後面跟著兩名小宦官名為苗瑞和畢高。

劉談瞬間明白這三個人應該就是劉徹派來的,也是主持他殿內事務的人。

他看了一眼符漁和岑幼,兩女看上去果然有些緊張。

劉談知道這三個人來了肯定會擠壓這兩個宮女的生存空間,但皇子本來就不同於後宮妃嬪或者公主。

常方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有他們在,劉談有什麽事情需要人出入宮門也方便些。

所以他就當成不知道,當即將殿內的事物全交給了常方。

反正從今晚的觀察來看劉徹應該並沒有想要殺了他,或者說如果劉徹想要殺他,他洗幹凈等著就行了,還掙紮個什麽勁兒啊。

常方的到來並不僅僅是讓歲羽殿的所有事物都走上了正軌,最主要的是還帶來了一個通知:從明天開始他就要去上學了,有且只有一個同學——劉弗陵。

劉據今晚給他的那杯蜂蜜水可真是太有用了,劉談心想,要不然聽到這個消息,他今晚吃下去的東西恐怕都得埂在胃裏消化不下去。

常方稍微給劉談介紹了一下,如今教導劉弗陵的是姓董,叫董維。

聽到這個名字,劉談遲疑了一下才問道:“此人與董仲舒可有淵源?”

常方微笑說道:“此人正是董仲舒之孫,其父乃是董仲舒次子。”

劉談聽到常方毫不顧忌的直呼董仲舒其名就知道此時董仲舒應該已經辭官歸鄉寫書去了,基本可以確定現在是公元前一百二十五年之後。

不過這個判定條件好像也沒什麽用了,因為按照正常時間線劉據是公元前一百二十八年出生的,他都長到這麽大了,時間應該在公元前一百零八年以後。

不過不管怎麽說,請來董家的人為劉弗陵講解《公羊春秋》也算得上是重視了。

劉談又細細詢問了一些情況,得知董維此人作風嚴謹,除了教書之外謹言慎行,就連教書也是僅僅教課本上的內容,是個十分古板的人。

劉談聽後心想這可不一定是古板,可能是家風,畢竟董仲舒被劉徹折騰了個夠嗆,到後來都不敢做官了還說什麽?

不得不說常方的存在給他省了很多事情,除開一些在此時應該算得上是常識性的問題不敢問,其他問題都能問常方。

而當劉談心滿意足躺下睡覺,思索明天上課是表現的駑鈍一些好還是玩世不恭一些好的時候,他忽然意識到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他不會寫漢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