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2/3頁)

洋衣服早穿了十多年了,她什麽不敢穿啊。

蘇敏官眼神指街上一個戴羽毛帽子的淑女,“那種。”

林玉嬋語塞。

這年頭西洋女裝比男裝花哨得多。要她穿也可以,但是得好好挑一下顏色式樣……

蘇敏官自覺扳回一城,嘴角一揚,剛要離開,林玉嬋沖著他,委屈道:“我不想束腰。”

蘇敏官:“……”

的確,她雖然天生苗條,但腰肢形狀跟自幼束腰的西方淑女還是不太一樣。要塞進洋裙那沙漏型的窄小腰圍,至少得加一副鯨骨或鋼圈束腰。

裁縫店裏倒也有現成。他想象她那圓滑白皙的曲線被塞進綴滿蕾絲的籠子裏,勒緊再勒緊,直到硬邦邦的不盈一握……

想想就喘不過氣。也顧不得掂量好看不好看。

他無話可說,只能看著林玉嬋笑嘻嘻跟裁縫講好價,一套西裝疊好,包起來,還贈了個小皮箱。

棕色皮膚的土著小販推車而來,臉上笑容和陽光一樣明媚,向他們兜售當地特產:

“Aloha!LauLau?”

新鮮捕撈的肥厚金槍魚,夾雜豬肉,撒上海鹽,裹在當地芋頭葉和芭蕉葉裏,在滾燙的石坑裏烤熟,散發出粗獷鮮腥的香味。

同行的中國官員和孩童,連帶著容閎,都跑到華埠裏犒勞自己的胃,吃炒菜炒面去了。唯獨這裏兩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叛臣賊子,悄悄商量著要不要開洋葷。

“撈撈?”林玉嬋有點心動:“便宜。”

蘇敏官猶豫,觀察那被烤爛的芋頭葉以及裏面露出的肉,悄聲分析:“有點像梅菜扣肉。”

土著小販朝他們笑了,切開一塊“撈撈”,自己很香地嚼了一口。

林玉嬋果斷掏錢。

不過這東西跟梅菜扣肉完全不是一個味。林玉嬋咬穿那軟綿綿的葉子,還待咂摸味道,突然舌尖觸到腥甜魚油,一瞬間好像回到驚濤駭浪的太平洋,沖到路邊就開始反胃。

還……還不如蘇敏官煎的牛排呢……

小販極尷尬,捏著美元,不知要不要退。

蘇敏官放下自己手裏的“梅菜扣肉”,摟住她,也懊喪。

“走,喝杯甘蔗汁。”

林玉嬋覺得好丟人啊!她覺得自己也是十九世紀西菜達人了,可惜還是敗給了夏威夷。法國的臭奶酪都沒讓她這麽敏感過。

不過肚子裏空著也難受,最後還是很沒出息地回到了華埠,找個還算幹凈的館子,歪在板凳上。

一擡頭,容閎坐在對面,看著她的臉色,幸災樂禍。

“我上次歸國也曾途徑檀香山,忘了提醒你,這裏的土著吃食很是腥膻,一般中國人受不了。”

容閎擡眼,喚那館子裏的小廝:“孫眉!給這姑娘盛碗海鮮粥,清清胃口。”

林玉嬋:“……”

難怪他一上岸就奔廣東菜館!

林玉嬋氣得呀,海鮮粥也喝不下去了。

----------------

傍晚回船,輪船開動,離開一片漆黑的檀香山港,重新回到大海的懷抱。

林玉嬋依舊懨懨的。魚腥味在舌底不散,一晚上暈船,後悔自己亂吃東西,千萬別生病。

第二天暈頭轉向醒來,竟然已是午後。

蘇敏官幫她代了女生的英文課,自稱效果超群。林玉嬋後來打聽,他給每人發了一塊蛋糕,孩子們乖得不得了,超額完成了三倍的作業。

終於,在秋風漸起的季節,輪船在舊金山靠岸,泊於嘈雜的碼頭。

學童們將辮子梳得光光的,換上最體面的藍縐夾衫、醬色長褂、錦帽緞靴,像一排乖乖的小鴨子,整整齊齊地下了船,踏上鮮花和海岸組成的加州土地。

報紙上早就連篇累牘地報道了“古老的東方帝國追求進步,為了擁抱西方的知識和制度,把國內最優秀的紳士和淑女送到美國學習”的故事,街上擠滿了圍觀東方神童的路人,無數馬車自行車堵成一團。

中華`帝國官派留學,沒有選擇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厚重的英國法國,而是把頭一次出洋拜師的目的地選在了年輕的美國,這讓美國人自豪感爆棚。

“看,都是女孩子!天,那裏是亞馬遜女兒國嗎?”

“不不,他們的女孩子都會纏足的。你看這些孩子的腳……男孩梳辮子而已。”

“這些肯定是女孩,你看她們多害羞……我打賭……”

“如果沒有女孩,為何會有個漂亮的淑女帶隊?難道是保姆嗎?”

……

孩子們多少能聽得懂這些議論,一個個臉紅如蝦,低頭小步而走,偷眼瞄著路邊那前所未見的高樓、煤氣燈、鱗次櫛比的大理石門廊,正在鋪設中的纜車軌道,還有騎著高頭駿馬的警察……

陳蘭彬聽了翻譯,也有點臉黑。本來想展示一下大清國花朵的風采,結果一上來,被人家分不清男女……

還好那個姓林的“女教習”放下身段,笑眯眯地跟路人解釋,有男孩也有女孩,區別在於男孩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