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3/4頁)

說著含笑讓人去取。

林玉嬋:“……”

這是把她也當成來打秋風的了……

馮一侃的囑咐她銘記在心。她還不能推辭,否則成了瞧不上人家府裏東西。

只能低頭謝了,好在手邊帶了一包洋貨,價值遠遠超過一匹布。趕緊拿出來。

文祥夫人立刻推辭:“老爺府上一向清廉,你拿回去。”

林玉嬋耐心笑道:“這是給您的,不是給老爺的。都是小玩意兒,雖然好玩好用,但您就算拿去賣也換不得幾個錢。誰要是揪著這些東西做文章,編排文大人,那也太丟份啦,傳出去只有挨笑話的份。”

文祥夫人想想也是。拒絕別人的禮物畢竟失禮。客氣了半天,收了,好奇問問這些都是什麽。

好容易說到正題,講了兩句她在上海的生意,又提到林翡倫——

“啊,那個小閨女。有相片嗎?我拿給我妹妹看。”

林玉嬋深吸口氣,“回夫人,相片沒照成,因為……”

剛要一口氣說出孤兒院的變故,文祥夫人卻忽然打個呵欠。

“隨口提一句的事兒,沒關系,沒有就沒有。我該去準備午飯了,今兒老爺回府裏吃。失陪了。”

林玉嬋一口氣噎在胸口,眼看文祥夫人起身離開,只能結結巴巴說:“告、告辭……”

她也看出來,文祥夫人被她哥哥弄得心情糟糕,強提著精神跟她說了幾句話,根本沒興趣深聊。

老仆帶她出門,還笑道:“太太真是好福氣,那緞子是宮裏賞下來的,夫人一直沒舍得給人,您這面子可不小哇。”

林玉嬋抱著一匹布:“……”

她千裏迢迢進京,不是為了拿匹宮裏緞子回去吹牛的!

如果換成在海關,或是上海任何一個新式衙門,她肯定扭頭就回,死皮賴臉也要爭取到一個說話的機會。

但馮一侃的危言聳聽在她耳邊響:別覺得自己攀上官太太就尾巴翹上天。在京城裏,惹怒了帶“官”字的任何人,就算本人當時不怪罪,也會拔出蘿蔔帶出泥,牽連一串人,從此她在四九城就上黑名單,誰也不待見。

林玉嬋猶豫半天,終究沒敢鋌而走險,邁出那一步。

她心事重重地出府,馮一侃迎上來。

“沒成事兒?”他一眼看出來,輕松地安慰,“不要緊,凡事哪能一蹴而就,以後再等機會就是……”

“可是孤兒院已經被查封一周了!”

林玉嬋掩飾不住焦躁。

一擡頭,忽然看見方才那手串大爺,還戀戀不舍的沒走,站在灰色墻根底下,嘮嘮叨叨的抱怨。

“這做妹子的成了一品夫人,飛黃騰達吃香喝辣,我們娘家人兒可是嫌土,都看不上嘍……你說說這日子過得,還不如就在我關外隨隨便便的挖個參。這北京城裏是規矩多,可這哪條規矩規定了自家人不能幫襯自家人?……”

胡同裏行人側目。

老仆追出來,好說歹說,悄悄遞了一封銀子,意思是您別在這兒宣揚家醜了。

大爺一甩手:“打發叫花子呢!我又不是來討錢的!我偏說!”

嘴上硬,還是拿了銀子,邁著八字步,嘟嘟囔囔往胡同口溜達。

林玉嬋心念一動,跑過去,福一福。

“潘……老爺。”

文祥夫人娘家姓潘。這大爺約莫也是漢軍旗人,死要面子那種。叫聲老爺沒錯。

潘大爺斜眼看她。

方才在府上也見過這小女孩。雖然不知是誰,但既然她也是文祥夫人的客,身份低不了。

於是也不敢怠慢,欠身回禮:“您什麽事?”

林玉嬋笑問:“方才您說,您經營個館子?”

…………………………

馮一侃拎著一包行李,遠遠看著林玉嬋跟潘大爺談笑風生,覺得他這半輩子碼頭白闖了。

洋場裏出來的姑娘,都這麽開放的嗎?直接跟陌生大老爺們搭訕?

而且還成功了?

他趕緊追上去。

潘大爺也是一肚子苦水,好容易有人伸只耳朵聽,也顧不得矜持了,心裏倒是也閃過念頭,這陌生姑娘莫不是碰瓷兒的騙子。但轉念一想,他都快揭不開鍋了,有啥可騙的?

沒幾句話的工夫,讓林玉嬋請到路邊小館裏,要了份爆肚。

“再添份芝麻醬。”潘大爺唉聲嘆氣地提筷子,“其實就是我妹夫一句話的事兒,他偏整景,裝清高,就是故意給我添堵!”

潘大爺才不給文祥留面子,滔滔不絕開始訴苦。

他是文祥夫人的嫡親哥哥,年輕時在關外販皮貨,攢下點銀兩。如今老了,想過穩當日子。自家妹子在京裏享福,他也就帶著家小搬來北京,尋思找個生意做做。

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他第一個念頭就是開飯館。於是在正陽門外盤下個燒鴨店。因著是鬧市,生意還不錯,夠他每天玩鳥下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