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4頁)

----------------------------------

郜德文一身颯爽男裝,高高大大地立在博雅院門口。她身後,一輛出租馬車慢慢悠悠駛走。

“林姑娘,叨擾。”郜德文收起博雅公司的名片,朝她拱手,大步流星跨進院子,好奇地打量那歐洲風格的門框和墻磚,“最近怎樣?”

女俠不愧是女俠,本來是相忘於江湖的一面之緣,隔半年再見,跟她熟得好像昨日剛剛分別。

林玉嬋怔了一刻,喜出望外,連忙跑去廚房張羅茶水。

“虧你還記得我呀!榮幸榮幸,你來上海多久了?住哪裏?來做什麽?你……”

還想問的是,她那個不靠譜的英國老公馬清臣,現在怎麽樣了?

她還記得那場讓人啼笑皆非的漢口酒會。一心攀登大清仕途的洋醫官,陰差陽錯,娶了太平天國的“余孽”。在“蘇州殺降”的消息傳來的那一刻,這兩人的愛情約莫也走到了盡頭。

郜德文微笑,不客氣地接過她手中的茶,仿佛知道她想問什麽,坦率地說:“天京覆滅,拙夫被調來上海,授了四品銜,督辦上海洋炮局 ,我也隨著來了。”

林玉嬋:“……恭喜。”

夫貴妻榮。馬清臣官運亨通,郜德文的生活水準自然也大幅提高。她雖然不喜歡馬清臣,但還是恭喜一下吧。

而且馬清臣升官,“娶中國太太”這件事應該助力不小。要知道,如今華夷通婚極其罕見,不為主流社會所接受。馬清臣拿自己的婚姻大事表忠心,自然深得朝廷歡心。

林玉嬋最近聽聞八卦,赫德經營海關有功,李鴻章和文祥都張羅給他做媒,介紹了好幾個官宦之女,想讓他當中國女婿,徹底籠絡這個得力的洋人。但赫德每次都表示,文化隔閡太深,怕委屈了人家姑娘。

不管這理由有多少真心,至少婉拒的意思很明顯。

這麽一對比,馬清臣升官升得快點,也是理所當然。

郜德文對那句“恭喜”不為所動。她啜著茶,幾次提話頭,最後說:“林姑娘,如今我賦閑在家,想求你幫個忙。”

“賦閑”這個詞一般是男人用的。女子麽,天生就該在家操持,沒有所謂失業不失業。

也只有郜德文,把這個詞用在自己身上,看來實在是閑得發慌。

不等林玉嬋回答,郜德文又看著她眼睛,說:“我要學洋人規矩,學英語,學西學。請你幫我找門路。我可以回報……”

林玉嬋忙伸手制止,讓她先別談回報。

她小心問:“打算跟你老公過下去了?”

郜德文臉上閃過一瞬間的忸怩,隨後坦然點點頭,苦笑道:“否則怎麽樣?”

的確,這年頭結婚講究落子無悔。男人後悔了,尚能休妻納妾,聊以補救;女人一旦嫁人,就是選了一輩子的路。

而且,林玉嬋粗略想想,假如她處於郜德文的尷尬境地,從自利的角度出發,大概也會維持現狀,利用自己官太太的身份,給自己謀一點身家和事業。

她眼下還保留著命婦的封號。對丈夫的事業顯然有所幫助,因此馬清臣大概也不敢對她太輕視。

至於這份婚姻裏,愛情濃度有多少……其實自古以來,“愛情”這玩意,跟結婚完全都是兩碼事。這種和平共處、各取所需的婚姻,不管在中國還是西方都很常見。

但郜德文顯然不滿足於做金絲雀。林玉嬋從她眼中看出決心,她不想做丈夫的附庸,想要堂堂正正打入洋人社交界,讓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洋人再也不敢隨意起哄她。

不過……學洋文,學西學,對於她一個文化基礎薄弱的武將之女來說,並沒有看起來那麽容易。

林玉嬋沉思片刻。

請洋人家教?且不說費用巨大,馬清臣肯定不會同意。他巴不得他老婆是個唯唯諾諾的中國小媳婦,才不肯讓她多學東西。郜德文今日出門都是瞞著她老公的,“學洋文”的意願也並沒有征得他的同意。

官辦的上海廣方言館……

也不行。那裏的學生都是官銀定向培養,畢業之後會授品級、給大清效力的。根本不收女生。

上海有幾個針對洋行雇員的英文夜校,由民間商人出資創辦,資質良莠不齊。最優秀的一所是寧波會館旗下的英華書院。據林玉嬋所知,鄭觀應一直在那裏補習英文。

但這種學校主要教授商業英語,貨品、數字、講價、寒暄等等,不符合郜德文的需求。而且肯定也不收女生。

林玉嬋忽然一拍桌子,低聲叫道:“我們自己開一家學校!收女生的英文學校!怎麽樣!”

隨後搖搖頭,像捏泡泡一樣捏碎了這個想法。

“太貴了……”

光是請外籍教師就一大筆錢。場地麽可以用義興商會會館,但眼下地價低迷,其實也省不了多少錢。編印課本、筆墨紙硯,這些零碎的花銷也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