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5頁)

只能依靠“組織”給安排點營生。

林玉嬋在天地會裏有銜,交的會費也早就過了七天無理由退款期,也享受過了底層互助的福利,眼下該她盡點義務,她義不容辭。

況且這點“義務”完全是舉手之勞。雖然略有風險,但和幾十年前,那時刻準備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造反的“義務”相比,簡直太人性化了。

林玉嬋愉快地謝了,還不忘確認:“我只要五個,若是……”

“放心,剩下的我自有安排。黎富貴告訴我,耶松船廠在招力氣工。”

瞧瞧,還讓她優先挑選。林玉嬋沾沾自喜地想,大概這就是白羽扇特權吧……

十個人裏,有六個少年男子,四個青壯年天足女子。剛剛從孤城裏逃脫,顯得憔悴而堅韌。

若按林玉嬋的喜好,最好是優先錄用女子。但她想了想,沒有當場做決定。

“兩位經理都不在。請這些兄弟姐妹明日再來一天,我管兩頓飯。”

公司裏不是她一個人在幹活。讓這些人來試個工,跟老員工們互動一下,性格習慣上能處得來,才要。

蘇敏官點點頭,讓這十人回到臨時宿舍去。

雖然這十人在身份上已經成為上海數萬難民之一,背景無可挑剔,但他還是不掉以輕心,送他們出博雅院門,沉穩地審視四周,確保沒有窺伺的眼睛。

忽然他眼神定在街角,問林玉嬋:“這人你認識嗎?”

一個二十多歲、書生模樣的男子,後頭跟個小廝,循著路牌一路找來。他戴副金邊眼鏡,穿茄色箭袖直身袍,馬褂邊緣滾了片金緞的邊——這是普通平民不準使用的高档面料,表明此人身有功名,不可怠慢。

林玉嬋還沒反應,周姨已經迎了出去,帶著點長輩的不耐煩,笑著趕客:“這位先生,這裏是洋行——是西洋公司!你沒有業務就不要來啦,大家都忙著呢,旁人客戶看到,以為我們天天不幹正事呢!”

周姨自從恢復自由身,幹什麽都起勁,不滿足於“家政阿姨”的定位,也偶爾越權管點事。當然是在林玉嬋的默許範圍內。

寶良是京城旗人,父親在朝中當官,他自己是拔貢生,在兩江地方提督軍務處掛個虛銜。離家久了,思想也新派起來。以前就聽說過這位博雅公司的巾幗經理,前些日子在海關組織的慶功會上見到真人,回去後就有點忘不掉。這已經是第三次來了。

大清國上億人口,整體來說思想趨同,但也有不少三觀出挑的異類。有人覺得寡婦當壚有辱國風,定要棒打之而後快;有人卻覺得情有可原,誰還沒個苦衷呢。

寶良屬於後者。他被周姨攔在門外,不甘心地高聲道:“誰說我沒業務,我——我要訂購西洋譯著!這裏不是海關指定供應商麽?”

林玉嬋沒辦法,親自跑到門口。

“你要的西人譯著教科書,用不著越洋購買。墨海書館就有刊印。從這個路口往外右轉就到。慢走不送……”

“林姑娘!”寶良有意不叫她的“夫家姓”,有點笨拙地立在門口,一口氣說道,“我也知道寡婦門口是非多,我說兩句話就走——林姑娘,我不是貪你錢財,家父是朝中大學士,家鄉有良田百畝,定能給你一個好的歸宿。他雖然為人古板,不喜洋務,但我也會努力說服他接納,絕不會委屈你。你要是應,我這就去請媒人……”

他聲音漸小,鼓起勇氣再道:“今晚春社,於家班子在小桃園唱紹興戲,我、我包了一間好視角的,只要報我的名字就行,我絕不打攪……”

林玉嬋不尷不尬的聽了兩句,輕聲說:“您既然知道寡婦門口是非多,這是打算讓街坊看我笑話呢?”

博雅總號地處西貢路租界中心,街上住的多是洋人和新派華人,對各種傷風敗俗的怪現狀,倒不會像別處那樣嚴格;但一個衣冠楚楚的官二代堵門求愛,時間久了也引人注目。

寶良面皮一紅:“那、今晚……”

“我不是諸葛亮,用不著您三顧茅廬。第一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沒有嫁人生子的打算。蒙您厚愛看我入眼,為什麽不把我的拒絕當回事呢?”

若是他第一次就幹脆利落轉身走,林玉嬋或許還會覺得這是個大清少有的磊落好男人;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來,將她的婉拒之詞置若罔聞,不免顯得有些太自我為中心。

林玉嬋也就小小甩個臉子,吩咐周姨送客。

寶良一急,伸手要拽她袖子:“我懂你的顧慮……”

屋裏忽然傳來不耐煩的喊聲:“老板!這單子怎麽寫錯了!”

寶良犯愣,林玉嬋趁機脫身進門。

“嘻嘻,多謝。”她松口氣,有點難為情,“見笑了。”

蘇敏官看著她滿不在乎的樣兒,欲言又止,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