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4頁)

“為信息付費”這個概念,就算是到了現代社會也未能全員普及。如果她真的傻兮兮的印冊子賣,可想而知,多半是給他人做嫁衣裳,不出三兩天,盜版滿天飛,她自己淒慘吃土。

她慢慢說:“《北華捷報》增出的那個副刊——《船務商業日報》,其實就是給洋商提供類似便捷的情報。既然《船務商業日報》能賺錢,說明這個盈利方式是可行的。區別在於,洋人大多富裕,不在乎那點訂閱費,而報紙走薄利多銷路線,以洋人的收入水準來說,定價更是相對低廉,所以……”

價格低到一定程度,人們就不太願意費盡心思弄盜版。而且這年頭沒有掃描拍照,盜版的成本也比較高。

前提是,她的“訂閱用戶”必須足夠多。

以博雅目前的商譽,恐怕沒辦法做到一炮紅遍上海灘。

她馬上又說:“可以先低價或免費,等人們習慣了看著情報做生意,我再提價……”

“那大約需要多久?”蘇敏官含笑問她,“十年?”

林玉嬋無言以對。

這是後世的互聯網創業思維,以低價補貼開路,先圈一波消費者,等搶占完市場,再悄悄提價,或是推銷其他增值服務。

不過,在大清朝,生活工作節奏緩慢,商人們遵循幾千年的買賣習慣,不是那麽容易扭轉的。

林玉嬋粗略算了算。除非自己再融三千兩銀子的資,否則大概玩不起這個套路。

蘇敏官看她面前的金必多濃湯又是一口沒動,無奈笑了笑。他就不該逗引她講話。

舀起一勺,探身送到她嘴邊。

林玉嬋也有點口幹,難為情地放下筆記本。看看雅間窗口,簾子都掛著一半,外面來來往往的客人都能看見。

她也不好意思跟他玩空中加油,還是接過勺子。這一次,忍住洶湧而出的想法,乖乖把一碗濃湯都吃完。倒是意外的濃香。

再咬一口面包,滿嘴奶油味。

趁喝湯的工夫,已經重新理清了思路。

畢竟,這件事她從漢口回程時就開始想,回到上海之後,又和博雅的兩位高學歷經理一同商量過,準備充足,不會被蘇敏官一兩句冷水給潑亂了陣腳。

“嗯……那這樣。”林玉嬋胸有成竹地說,“成立‘博雅俱樂部’,交錢入會。每次輪船到港,會員憑證入場,有專人誦讀各種情報訊息,大家各取所需——是了,就像買辦在港口公布開盤收盤價一樣——所有情報不付諸紙面,也就杜絕了被人抄錄盜版的可能性。”

如果對面是別的大老板,她還要考慮一下措辭,不能讓對方覺得她太飄太傻。但面對蘇敏官,她放心信口開河。

蘇敏官點點頭。

這個思路強多了。一時沒聽出致命的破綻。

她唯一要擔心的或許就是,等日後“俱樂部”的會員日益增多,大概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宣讀情報。

這第一盆冷水她算是扛住。盡管扛的不甚完美,還有一些改進的余地。

“第二,”他轉換話題,“我猜洋商不會那麽順利地讓你開張這項新業務。”

林玉嬋點點頭,假作愁容慘淡:“落後就要挨打,洋人隨便就能欺負咱們。”

蘇敏官聽她愁得完全沒誠意,笑著用筷子敲她手裏的面包。

“林姑娘,請賜教。”

“華商之間訊息共享,不再受洋人擺布,的確很多洋行會感到威脅,再也不能盡情地壓榨華商。他們肯定會反對。”林玉嬋說,“可是有一位洋人,他捏著上海所有華夷商人的命門子。華商賺錢多,他也跟著獲益……”

蘇敏官一怔,隨後明了,笑道:“可是洋商若吃虧,他們交的稅也少了啊。兩相抵消……”

“公平競爭的市場總歸更有效。在這樣的市場裏,財富總量會高於壟斷及不透明的市場。”林玉嬋嚴肅質問,“小白同志,你《國富論》白讀了?”

蘇敏官語塞,手裏的刀叉忽然忘了怎麽拿,狠狠瞪她一眼。

還提《國富論》。學習環境那麽差,他能看進去一個字才有鬼!

林玉嬋還沒來得及得意,蘇敏官反戈一擊。

“你確信赫德就讀過《國富論》?”

林玉嬋:“……”

不理這茬,她從挎包裏取出《北華捷報》。

“清朝官員背信棄義,野蠻屠殺,中英險些再動兵戈,”林玉嬋翻開內頁裏的“戰事速遞”,給蘇敏官看,“讀讀。”

蘇敏官故作頭疼:“這報紙給了你多少推廣傭金?”

說歸說,還是拿過來掃了一眼。漫不經心看了幾行,就認真起來,皺眉讀完整段。

上個月,李鴻章“蘇州殺降”的事件引發國際輿論指責。尤其是跟淮軍一起作戰的外國雇傭軍隊“常勝軍”,他們指責李鴻章卑鄙下作,借機尋釁嘩變,企圖討要更多的妥協和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