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3/4頁)

合作?妥協?從沒想過。

“用中國行話說,這叫‘拜碼頭’。初來乍到,強龍不能壓過地頭蛇。我相信在俄國做生意也有類似的規矩。”林玉嬋聳肩,“你的制茶成本比別人低不少,這點錢自然出得起。”

李維諾夫:“我自然出得起,但是……”

“別忘了,你對面這些茶商為了將你趕回老家,是不憚訴諸武力的。而你想在中國長久地待下去,我只是提出一個折中的建議而已。現如今,漢口茶葉生意的蛋糕就這麽大,你上來就要分走一大半,其余商家當然不允許。但是,隨著漢口開埠,國際貿易需求會急劇增長,茶葉生意這塊蛋糕會越做越大,到時候,大家有錢一起賺,你再慢慢擴大茶葉生產的規模,就算到時你依然只分一小塊蛋糕,利潤也會十分可觀。

“這些道理你肯定都知道。但由於漢口茶葉公所和你敵對已久,發生了許多不愉快的沖突。你把這一切歸咎於中國人愚昧排外,因此並沒有往深層次想。大家都要賺錢,你砸人飯碗等於斷人活路,不論是在俄國還是中國,都是一樣的。”

維克多一邊翻譯,一邊忍不住說:“林小姐,你這個‘蛋糕論’是從哪聽來的?太貼切了,說得我都餓了。”

林玉嬋確保雙方都明了自己的意思,才轉向朱老板,笑道:“這樣行嗎?”

幾位漢口茶商沉吟不語。

漢口茶葉公所其實組建不過一年,皆是因為漢口開埠以後,洋商洋行碾壓性進駐,大夥不得不抱團維護自身利益。今日就算趕跑了一個俄商,日後還會來第二個、第三個……

如果這位李維諾夫,在漢口辦廠的同時,還能幫忙改善商業環境,給本地商人分一部分利潤……

似乎也可以接受。

畢竟,本地商戶有本地的優勢。譬如,有更多樣、更廉價的毛茶收購途徑;用工成本更加低廉;在茶葉鑒定和保存方面經驗豐富;還能抱團取暖,能互幫互助。

如果洋人願意和他們在同樣的起跑線競爭,而不是一把屠刀當頭砍下,大夥還是很樂意跟洋人一決高下的。

沒了李懦夫,等日後來了張懦夫、王懦夫,可沒有上海博雅的女老板幫他們斡旋。

但朱老板依舊喜怒不顯,淡淡道:“我們需要回茶葉公所商議一下。”

李維諾夫這邊也老大不情願:“林小姐,讓我向中國人低個頭而已,你這是讓我向他們下跪啊!”

林玉嬋微微一笑:“條款細則,你們可以再商量嘛。喏,他們這就要回茶葉公所,你和維克多都跟著去,不會有人趕你們的。小女子失陪,我要去跟您的蒸汽機共度愉快的一個鐘頭了。”

她起身,收起博雅鐵罐茶。

朱老板等人目送她走出幾步,忽然站起,朝她拱手。

“多謝姑娘!改日務必光臨茶葉公所,我等再行招待!”

“客氣。”林玉嬋仗著個“時髦上海茶老板”的身份,友情建議,“其實你們也可以試試機器制茶,只要注意風水——哦不,控制噪音和排汙,產量能上去不少,定能和洋商一搏!”

-----------------------------------

‘漢口六壬伏英館’的龍大師托著羅盤,正百無聊賴地等在門口,一邊朝過往行人念念有詞,給自己做廣告。

“驅邪解降,風水招財,化解官非,靈僮問蔔……”

“有勞了。”林玉嬋打斷,笑眯眯遞過去一塊銀元。

“哎唷,不敢不敢。”龍大師趕緊推辭,收了那神神道道的腔調,換上滿臉江湖氣,低聲說,“姑娘也是會裏姐妹,幫一把是應該應分,怎麽好收錢呢!再說,回頭那個洋人找小的改風水,我狠狠宰一筆便是。若按行規,小的還得給姑娘送傭金呢。”

林玉嬋還是堅持把銀元塞到他手裏。

“那煩您幫我跑個腿,到義興輪船上找蘇老板,幫我遞個話……”

如果李維諾夫談判順利,漢口茶葉公所和順豐磚茶廠,能夠從對立轉為合作,漢口地區的排外風潮應該會消解一大半。

大概,就不需要那麽誇張的戒嚴了吧?

但大清官場效率低,這戒嚴令到底何時能取消,林玉嬋心裏也沒底。

先跟蘇敏官通報一下階段性成果,讓他別惦念。

-----------------------------------

“順豐磚茶廠”已經重歸平靜。那些“被動停工”的中國雇工大概是閑得太久,良心不安,有些正拿了掃帚水桶,默默收拾磚墻腳下的臭魚爛蝦。

林玉嬋直接進門,直奔李維諾夫的蒸汽壓茶機。

順便從包裏薅出紙筆,打算狠狠偷師。

聖彼得堡皇家大學的工程師設計的耶!

這種規格的機器,如今全中國怕是屈指可數。

她原本無甚工科基礎。但十九世紀的機械科技畢竟還處於發展初期,林玉嬋跟著露娜航行多日,又啃過操作手冊,又蒙徐壽父子面授機宜,又親自鉆過蒸汽管道,也勉強算是自學成才,成了個半瓶子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