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4頁)

當然啦,也因為林小姐兇也兇得可愛。換個面目可憎的中國男人跟他動手,維克多早把他送監獄去了。

林玉嬋警告:“以後再當眾離我六英寸以內,我還打。”

“好好好,以後我一定會確保周圍沒人再跟你親熱。”

林玉嬋不跟他杠,挑了個長相不太兇的俄商,禮貌說道:“漢口茶商不歡迎你們使用機器。諸位最好想個辦法,跟他們和平相處,這生意才能做得下去。不然,就算你們動用武力和特權,此處的民風諸位也領略到了,不會讓你們安心賺錢的。”

俄商嘰裏咕嚕,不太懂英文。維克多搖搖頭,不計前嫌地當起了翻譯。

“李維諾夫先生,我的遠房表親,”他最後說,“來漢口投資茶廠,雇傭中國人,慷慨發薪水,不知當地人有什麽不滿意。”

林玉嬋失笑。“懦夫”在這兒呢。

她快速思忖。當地人認為“機器壞風水”,當然是無稽之談。全漢口怕是沒幾部蒸汽機,傳統中國人警惕一切陌生事物,自然對此沒好感。

觀念不是朝夕之間扭轉的。往後幾十年,修鐵路、架電線的時候,民間依然阻力重重。

但今日……如果能讓這些茶葉公所的老板們和平退兵,不再到處朝洋人扔水產,漢口也許就不會那麽嚴格警戒了吧?

她想了想,對維克多道:“我能進去看看他們的機器嗎?”

俄商李維諾夫身材高大,穿著至少三層棉衣,戴了厚厚的毛氈帽子,圍著羊毛圍巾,只露半個臉,手套厚似熊掌。本來是個壯碩威猛好男兒,生生把自己裹成一只北極熊。

這北極熊還一點不安分。在武漢冬季的冷風下,不住縮脖跺腳,十分給戰鬥民族丟臉。

氈帽和圍巾之間露出一雙粗獷的、警覺的眼睛。這雙眼睛大概從沒近距離見過中國女人,將林玉嬋細細打量好久。

一個單薄清瘦的東方女孩,小得像西伯利亞森林裏的松鼠,本來他是不屑一顧的。但她寥寥幾句話,居然說得這幫愚昧中國人走了一多半,口舌之利超乎想象。李維諾夫猜測,難道是個喜歡穿便裝探訪民間的貴族小姐麽?

而且還敢隨便打他們外國人!維克多居然忍了!

李維諾夫深知在東方社會,人情和關系的重要性。那個包裹得厚厚的大腦袋點了一點,毛熊般的眼睛裏露出友好的目光。

“請。”

“慢著……”維克多在後頭追,有氣無力地解釋,“她就是個做生意的……是你的競爭對手,別輕易讓……”

小裙子一閃。林玉嬋抓緊時間,已經溜進“順豐磚茶廠”的大門。

-----------------------

和尋常茶廠作坊不一樣。這俄國磚茶廠內,沒有那些零碎的加工器具。中央三台碩大的西洋機械,是最顯眼的設備。

幾十個中國工人坐在角落裏。外面有人鬧事,他們樂得停工,一邊抽煙一邊閑聊,姿態很是中立。

林玉嬋仔細打量這些機械:倒不是炒茶的,而是蒸汽水壓機,將碎茶壓成塊狀,制作成茶磚和茶餅——正是俄國人喜歡的樣式。

這個李維諾夫倒是很會追趕時代潮流,來到原產地附近設立加工廠,然後直接出口俄國。還設計出了高效率的蒸汽機。林玉嬋粗略毛估估,按照這些蒸汽水壓機的效率和耗能,每擔茶的加工運輸費,總共不過六七兩銀子的成本,比她的“博雅俄國專供”還更低兩成。

她忽然轉向李維諾夫,笑問:“這樣加工出的茶磚,運到聖彼得堡,每擔至少可以賣到兩百盧布吧?——嗯,我算算,約莫一百一十兩白銀? ”

李維諾夫一怔,不由點點頭。

他來中國做那第一個吃螃蟹的加工商,原本就打算賺暴利的。沒想到來了沒幾個月,這利潤空間已經被人估了出來。

林玉嬋悄悄伸手入包,摸到筆記本和鉛筆,盲記下了這些數字。

漢口茶商揚言要砸了俄商的機器,理由是壞風水,證據是自從俄商前來設廠,中國人的茶葉都賣不出去了。

她現在算清楚了。這只是表象,並非本質。

這件事的主要矛盾在於,李維諾夫使用蒸汽機瘋狂輸出,加上作為洋商,本身擁有各種稅收和運輸上的特權,因此成本上大大低於傳統華商。

導致他來漢之後,當地茶葉供給急劇增加,需求短時內不變。漢口是中俄萬裏茶道之始,買方大多是俄人,自然會青睞質優價廉、而且還是自家同胞的李維諾夫。

漢口茶商們無端業務縮減,能不生氣麽。

臭魚爛蝦算是很禮貌的。要是他們學某些美國輪船公司,直接朝競爭對手雇兇開炮,李維諾夫眼下怕是一頭死熊了。

林玉嬋上上下下觀察著蒸汽水壓機。李維諾夫在一旁等得焦躁,通過維克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