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4頁)

“阿妹你看,那邊是揚州。那個方向是江寧,如今也叫天京。”

她順著他手指看過去。淘淘雪浪,滾滾煙波,楚尾吳頭之勝地,當真一派闊大風光。

如此河山,誰不喜歡?

“明日輪船啟航,途徑江寧,過而不停。那裏有十萬湘軍封鎖,江面上會很壯觀。”蘇敏官緩緩跟她說,“輪船也會停泊數時,接受官軍排查。我已打點好關節,應該就是走個過場。但你一個單身小寡婦冒然出遠門,只怕會多遭盤問。所以……”

林玉嬋緊張起來,問:“花錢能解決嗎?”

蘇敏官側眼看她,有點赧然地微笑:“也有摳門的方法,比如……”

他沒再說下去,但眼中的暗示感似曾相識。

林玉嬋小翻個白眼,順手捋下頭頂小白花,仰起臉,學著昆劇花旦的腔調,小聲唱:

“相公——”

蘇敏官受不住這含情脈脈的眼神,忍不住大笑,迅速轉過面孔。

唱得要多肉麻有多肉麻,她絕對是故意的!

一邊笑一邊說:“不是我要占你便宜,但我一個體面船主,帶個家眷很正常,只需我一個人的身份文件就夠了……”

林玉嬋笑容綻開,趁熱打鐵給他洗腦:“所以嘛,男人也不是非得娶老婆,你看咱們現在結婚不結婚沒啥區別……”

蘇敏官不是第一次聽這姑娘胡說八道,本來以為自己早就適應了,這次晚了一步,心中的警戒線沒來得及豎起來,被她敲了個出其不意,紅暈爬上臉,表情十分的不敢苟同。

他輕輕咬牙,“區別大了。”

聲音太小,林玉嬋沒聽清:“什麽?”

蘇敏官調整神情,若無其事地換個話題:“還有,你要知道,湘軍圍城已數月,太平軍已是城中困獸,時日無多。城外有餓殍,有戰死的屍首,有行刑的場地,滿地荒寒,很不好看。阿妹,太平軍和我洪門天地會並非兄弟,只能勉強算是同道中人。全大清的精銳之師都在彼處虎視眈眈,我們自保為上,寧可昧著良心見死不救,也絕不能意氣用事,平白送自己人頭。”

刀劍無眼,水火無情,怕她到時看見慘狀,又忍不住發善心。於是用最嚴厲的語氣先敲打一遍。

林玉嬋還是拎得清這利害關系,連連點頭給他定心:“到時我全程呆艙裏。”

雖如此說,但順著他的話,想象明日的兩岸“風景”,還是不免郁郁。

人命如草芥。對大清居民來說這也許是日常。她也曾努力適應,但始終也沒能讓自己習慣這個價值觀。

蘇敏官耐心等她想通。看到她明明心裏難受,還要做出滿不在乎的笑容,附和他那句“昧著良心見死不救”。細細的眉間皺起一道不明顯的紋,小嘴微微向下抿,身上好像總有一根筋別著,連站姿都顯得僵硬。

他心中不由得升起愧意,俯身,在她那凝結的小眉頭上吻了一下。

她睫毛閃了閃,閉上眼。

人心貪不足,總想占有世間一切。但凡夫俗子,總歸各有缺陷,於是演化出了“缺什麽補什麽”的本能。

小姑娘的一顆心柔軟純凈。他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變成那樣,於是格外的珍重。

“阿妹,”蘇敏官忽然輕聲問,“為什麽會中意我?”

林玉嬋睜眼,臉蛋忽然染上淡淡粉紅,有點慌亂,小聲說:“現在不接受采訪……”

她的目光看向他身後。蘇敏官轉過身,也是臉色一僵。

一個矮小的老僧立在他身後三尺之外,顫顫巍巍地柱個拐,靜靜地看著這兩位膽大妄為的小香客。

想必是留守金山寺的第三個樂真和尚。

“我,我們……”

蘇敏官把自家十八代祖宗都氣了個遍,挑釁佛祖還是第一回 ,一時間不知該以什麽姿勢解釋,幹脆恬不知恥地反問,“您怎麽也不招呼一聲。”

林玉嬋則趕緊摸出幾塊銀元,捧給樂真老和尚:“方才跟您的師弟說好了,這是布施。你們請幾個力夫,把那些鎮寺之寶挖個深坑埋了,自己再吃幾頓飽飯,不至於讓人上門欺負,也不用住持每天坐在門口守著,久坐很傷腰椎的。”

語氣十分關心,明顯欲蓋彌彰。

然後朝蘇敏官使個眼色,意思是趕緊走。

他倆膽大妄為,哪有到寺廟裏偷偷相好的,就算真是名正言順的夫妻也不行啊。

只盼老和尚別氣出腦梗來,那樣他倆罪過大了。

樂真老和尚卻沒有接她的錢,打量一下這個,又打量一下那個,忽然張開幹裂的嘴唇,咧出一個隨和的笑,用濃重的方言說:“求簽麽?”

兩人都是一怔。林玉嬋捧著幾塊錢,覺得自己像個封建迷信急先鋒。

她解釋:“不求簽,這錢是送你們的……”

“如今國泰民安,佛運昌隆,敝寺香火旺盛,有大戶供養,不與百姓爭米吃,”樂真固執一揮手,“若非收費解簽,這點小錢留著給小孩買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