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4/4頁)

作為盤剝華人的買辦,廣大華商的對頭,他沒給她使絆子,林玉嬋已經謝天謝地。

她胸中湧起不服氣,嘴硬答:“很快就能籌備好了。歡迎到時加入哦。”

才怪。

除了黃老頭,她真的找不到第五個願意合作的商家了。

“花衣公所”的計劃流產不怕,原棉質檢標準可是硬通貨。本來林玉嬋計劃的是收費檢驗,眼下只能稍微讓利,將檢驗標準免費贈送,率先搶占市場。

免費的東西,當然不要白不要。那些中小商販,平日受夠了洋行買辦那隨心所欲的檢驗標準,拿到冊子,不指望買辦能照做,但至少,如果被人盤剝得太離譜,可以據理力爭一下。

這是關乎公司生存的要緊任務,林玉嬋這回也不敢太逞強,並沒有以女子身份直接出面,而是派了親和力強的常保羅,又從義興借了個石鵬老大哥,黑白兩道雙管齊下,不愁友商不給笑臉。

《手冊》大家會不會嚴格照做,她心裏沒譜;但至少,大多數人接了冊子,博雅在原棉界的名聲是打出去了。若有人想和她叫板,再出個其他的標準,業界自然會比對兩者的優劣。而林玉嬋十分有自信,自己以兩個世紀後的科學思維編纂的檢驗標準,不太會被別人輕易比下去。

除非鄭觀應自己牽頭,成立另一個花衣公所來打壓她。但鄭觀應主業是洋行買辦,不是棉花商人。他要是敢出這個風頭,早晚被他的洋人老板發現不務正業。他不會冒這個風險。

林玉嬋從容地擡頭。

油鹽不進的鄭大買辦冷笑一聲,難得說了個長句子。

“那你去和別人玩吧。”

他又不是尋常的小商家。當初答應讓她比賽質量,純因為那幾顆話梅過意不去。他又不是做慈善的,關系網上那麽多有權有勢的客戶,他還照應不過來呢。

他轉身要走,卻見自家夥計擠眉弄眼,神色間頗有愧意,眼神指指櫃台下面的小格子。

“東家,實在對不住。小的不懂事,那日有人敲門來送東西……”

鄭觀應往格子裏一瞟,氣得臉色發白,當場有點心律不齊。

博雅的《原棉質量鑒定手冊》,已經在那裏躺了兩天了……

夥計小聲,悄悄道:“確實很好用。”

林玉嬋笑容燦爛:“鄭老板,來測一個唄。”

-------------------------------

抽樣測量結果,博雅公司選送的一等品原棉,在纖維強度和韌度上,都比祥升號的略高一籌。其余維度品質不相上下。

鄭觀應性格倔強,認準了的事就不會改變看法。

比如,他覺得這姑娘無理取鬧,他早該把人給請出門。

比如,他和其他從商的華人不一樣。他相信科學,相信數字,相信萬事皆有一套客觀真理。

這兩道倔強的信條在他腦海裏打架。那張文弱的、帶病氣的臉上,倏然出現些微的扭曲。

夥計不無擔憂,道:“東家?”

鄭觀應驀地回身,好似下了什麽難以啟齒的決心,正眼看了看林玉嬋,很勉強地一笑。

“明日去寶順簽約。”他輕聲說,“收購價每磅一便士一花星。傭金一成。”

林玉嬋噙著笑意,剛答出半個“好”字,舌頭一下僵了。

“每……每磅一便士一花星?”

“自己換算。失陪。”

大多數華商都不諳匯率。鄭觀應才懶得給她掃盲,扭頭就要走。

“等等!”林玉嬋脫口而出,“每磅一便士一花星(Farthing),就是一又四分之一便士,就是……就是每擔二兩銀子。十天前我去碼頭看過收購價,每擔是三兩銀子!鄭老板,你壓價太多!”

鄭觀應轉身,面帶嘲弄。

“碼頭價格一日一變。你去看。我隨時恭候。”

說得從容,心裏對她換算匯率的準確和速度,還是小小地刮目相看。

他已不敢再把這小姑娘當成個紅鼻子頭的憨妹。調整心態,回到了和正常生意對手打交道時的語氣。

說畢,進入後堂,腰間的太極魚晃晃蕩蕩。

那夥計有點不落忍。水靈靈的小姑娘,拋頭露面來賣棉花,反倒被自家老板一陣奚落,一點也不憐香惜玉,太無情了。

夥計低聲說:“姑娘,東家沒必要騙你。洋行每天在王家碼頭都會擺出開盤價,各家洋行都統一執行。這幾日上海港棉花價格落得厲害,大家都在搶著拋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