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頁)

綜上,鄭觀應的棉田,估算畝產51斤。

進入周浦鎮鄉下,林玉嬋三人組故技重施,花錢買了點情報,然後分頭去田地,取樣測量。

跑得腿酸,太陽把後脖子曬得發燙,結果大失所望。

盡管還是粗略計算,但大多數棉田,不論是畝產還是棉鈴重量,都比不上鄭觀應搶訂的那一片。有的種植不佳,那花鈴都是黃的灰的,她更不會考慮。

好不容易發現幾片好田,上去一問,已經被上海祥升號預定了。

大佬果然很有眼光。

同樣是第一年入行的新手,林玉嬋靠精確計算,而鄭觀應只靠感覺,儼然已經壟斷了浦東地區最優質的原棉田地。

日頭移到西側。小船裏四個人累出一身汗,腳底沾了不少泥,灰頭土臉,無功而返。

-------------------------

回到義興碼頭,幾個姑娘嚇了一跳。

幾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圍在門口,站在那“湖廣同鄉會”的牌匾下面。地上橫著幾條棍棒。

紅姑念姑當場就有些腿軟。林玉嬋也渾身一冷。

工霸怎麽又來了!

念姑膽小,慌忙後退:“妹仔,先等一等。”

可工霸這次不是來找茬的。滿臉橫肉幾個大漢,此時滿臉諂笑,棍棒倒拖在手裏,不住點頭哈腰。

“有眼不識泰山……大水沖了龍王廟……呵呵,哈哈,多謝高擡貴手,哈哈哈……”

然後屁股朝外,一點一點挪動。有個人不小心踩到了門口土地神位,趕緊蹲下來復位,然後拱手拜兩拜。

“不好意思,冒犯冒犯……”

然後排好隊,一溜煙走了!

林玉嬋看看幾個工霸屁滾尿流的背影,眼裏綻出驚喜的笑容,白天的疲憊瞬間掃掉一半。

蘇敏官從門內出,身材挺立,目不斜視,看也不看那群大漢,轉頭招呼林玉嬋等人:

“回來了?”

幾個大小姑娘已是肅然起敬,滿臉寫個“囧”字。

林玉嬋高高興興迎上去,悄聲問:“再不敢來了?教訓了一頓?動槍了?”

仰頭看看,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指節也沒紅,不像是剛剛狠揍大流氓的樣。

“饒了我吧,阿妹,”蘇敏官斜睨她一眼,眼角一彎,“給我留點秘密。”

然後上前,熱情招呼紅姑念姑:“留下吃飯吧。”

林玉嬋:“……”

這個逼裝的她給滿分。

既然是他邀請,那就說明他買單。幾個姑娘齊聲“謝謝蘇老板”,剩下一半疲憊也沒了。

義興的夥計們已在盤點賬冊船只,準備收工。

蘇敏官又含笑看了林玉嬋一眼:“阿妹,你的包裹。寧波來的。”

林玉嬋喜出望外,跑到櫃台底下找剪刀,挑開封口的麻繩。

“常經理這蜜月很有效率嘛!”

大清還沒有民用郵政系統。當官的送信能用驛站,但百姓要寄個東西可就麻煩。要麽靠熟人,要麽靠商隊船隊。

義興的沙船時時停靠寧波港,順便幫常保羅帶個快遞,來回兩三天的事兒。

孟三娘老家的棉花田,此時同樣開始成熟。常保羅按照林玉嬋的吩咐,在新婚媳婦家裏,和臨近村裏的棉田中,都收了不同等級的樣品,一共三十來斤,分成小布包。

常保羅做事不算利落,但態度認真細致。布包上面都寫了收獲日期、重量、和所屬農戶村落姓名,面面俱到。

林玉嬋好像後世那些雙十一過後的宅女,守著一堆快遞,興沖沖開包。

蘇敏官目光隨著她一張臉,笑著看她。

林玉嬋有點不好意思,白他一眼:“我臉上有臟東西?”

又對圍觀的紅姑念姑說:“你們先去吃飯啦。我驗收一下棉花。”

小農經濟就是這樣,沒有標準化種植。寧波的棉花和上海郊區的一樣,質量參差不齊。有白亮圓潤的,也有灰頭土臉的。林玉嬋借來天平,略微估算一下棉鈴重量——從一錢到兩錢不等,差距也很大。

她記錄數據,挑出幾包,覺得可以和鄭觀應看中的棉田產出媲美。

但……依舊是同一個難題。

鄭觀應給她的挑戰是:只有質量高於祥升號的棉花,他才會考慮收。

但這個“質量”,是鄭觀應自己說了算。

他給了她一場遊戲入場券。但在這場遊戲裏,裁判員和運動員都姓鄭。

林玉嬋毫無贏面。

她皺眉思索了一陣,沒頭緒。

猛一擡頭,頭頂一張離得極近的雋秀面孔,眉梢懶懶的挑著,帶著曖昧的笑意。

“阿妹,今天辛苦了。”

義興的夥計們都走了,留下空空的鋪面,給她擺攤放棉花。

林玉嬋雙手抓著兩團棉鈴,退也不是,推也不是,咬牙小聲說:“辛苦辛苦,讓我去吃飯。”

還擋著不讓她走,嘴上關心,眼裏明明是看她笑話。她氣沖沖地想,名字裏帶官的都是大奸商,各種讓她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