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3頁)

同時,也留給她胡攪蠻纏、據理力爭的余地。

而鄭觀應……

好像從他口中說出的每一個字都要錢似的。

他不懟人,他讓人無話可懟。言語中找不到破綻。

林玉嬋想了想,只能心平氣和地說:“那麽鄭先生對本人的專業素質應該也心裏有數。等收貨季過,成品原棉的樣品我會及時送到寶順洋行,供你鑒定。棉貨質量好,你的業績也水漲船高不是?”

鄭觀應輕蔑地看她一眼,輕聲道:“陰陽有道,我不和女商交易。”

這種腐朽的大清價值觀現在根本傷不到她。林玉嬋反而笑:“鄭先生再激我,我可要去寶順洋行應聘買辦了。”

言外之意,茶葉競標能贏你,買辦職位也能替你。寶順洋行收不收女的是另一回事。反正你打不過我。

鄭觀應自小是經商奇才,一路順風順水,見慣了別人對他好聲好氣。林玉嬋發覺,跟他裝孫子是沒用的。

就算他滿口陰陽周易,看起來隨時都能退休養老,但……

弱冠之齡的年輕人,哪能沒有點爭強好勝之心。

果然,一瞬間,鄭觀應白皙的臉頰有點泛紅,有點張口結舌,大概難以用寥寥數語懟回去。

林玉嬋:“告辭,拜拜!莫忘記食午飯!”

她看到義興的小船已經搖了回來,轉身快步跑回,笑眯眯地迎接紅姑念姑,和搖船大哥一起,艙裏端出來溫熱的外賣飯食,鋪塊布,船裏搬出碗筷,燒水燙過,坐在田壟上開始享用。

鄭觀應當然不用寒酸野餐。工頭早就等在不遠處,彎著腰,請他去旁邊的涼棚裏。棉田主人已經備好了一桌豐盛的農家樂。

他點點頭,回頭看了看這一群奇怪的女客,入了座。

--------------------------------

兩邊各自填肚子。鄭觀應這邊還得應酬談話,接收那棉田地主的花式彩虹屁。等他初步簽了訂單,帶著酒意走出涼棚之後,那邊野餐的幾位已經收攤,正在油布上攤了瓜子零嘴,一邊吃,一邊嘰嘰喳喳的聊天。

“嚟嘗嘗呀!呢老香黃真是入味,和家裏一個味道!”

“我問過,那鋪子老板,是潮州搬來的。十年了。”

“少食些,食多了熱氣,上火。”

“驚咩呀?熱氣飲涼茶呀!難得買到這麽全的涼果。來來妹仔,嘗嘗這陳皮……”

幾個姑娘姑婆說的都是廣東方言,鄭觀應聽得一字不漏。

而且她們從哪搞來了一大盒廣式涼果!

黃皮鼓、老藥桔、老香黃、陳皮杏脯、草橄欖、加應子、五香話梅、糖楊桃、蜜芒果、話桃條、九制陳皮……

滿滿一大盒子,分裝在不同小罐裏。

單看那顏色,鮮嫩欲滴,仿佛一下把人帶回了那煙火氣繚繞的廣州上下九。

再看那包裝,按上海標準有點土氣過時。但對廣東人來說,是標準的“小時候”零嘴。

鄭觀應的腳步忍不住慢了半拍。

林玉嬋嘴裏叼著塊佛手果,含含糊糊招呼那船工夥計:“大哥來嘗嘗,清熱去火,不是太甜!”

鄭觀應眸子暗了暗。剛才那頓大魚大肉,口味不合不說,簡直快膩死他。

冷不防那林姑娘朝他招手,笑容純真:“老鄉,來食話梅呀!正宗潮味!”

他口舌生津,冷冷道:“不吃,上火!”

他轉身要上車,腳步又猶豫。

涼果的甜香氣直沖鼻孔。清清爽爽,十分解膩。

林玉嬋再咬一口涼果,滿腹生香。

片刻後,仆人跑到林玉嬋她們旁邊,陪著笑。

“敢問姑婆,”仆人問,“這些涼果是哪裏買的?”

紅姑大大方方答:“張江鎮上,有家潮州鋪子,價格很平。我不識字,鋪名寫在這,你拿去吧!”

說著扔過去一個話梅罐子,上面果然包了一層紙,寫著涼果鋪的店名和地址。

仆人為難。他也不識字!

只好回頭朝自家主人看了看。

“這……要不我們自己去尋吧。謝謝姑婆……”

林玉嬋忙插話:“別,他們店面只開半日,現在已關張啦!——哎,大哥拿去啦,不值幾個錢,況且都被我們打開吃過了。”

仆人抱著個話梅罐,不知所措。

林玉嬋跟姐妹大哥們七手八腳地收攤,碗筷順手在浜子裏洗了,又燒水喝茶。

最後,林玉嬋吩咐船工夥計:“走。咱們再去周浦看看。水道要走多久?”

…………………………

小船剛開動,忽然嗒嗒聲響,旁邊道路上騾車慢駛,和小船並排。

“祥升是標杆。”鄭觀應從騾車裏探出個頭,冷淡說道,“我不小氣。超過祥升質量,都收。”

他往嘴裏塞了顆話梅,隱入簾子後面。

----------------------------------

小船裏,紅姑和念姑面面相覷:“他說的什麽意思?是肯收我們棉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