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頁)

現在有人居然想買斷商用輪船,自修自用,拿它來賺錢,跟西方人競爭?

金能亨經理,那個甩手杖的鷹鉤鼻,對中國人只有厭惡。

蘇敏官沉聲道:“好像沒有華商不許購汽輪的規定吧?”

對方苦笑:“是沒有白紙黑字的規則。但這是上海,中國人能做什麽生意,不能做什麽,還不是洋人一句話的事兒。”

蘇敏官氣得在心裏把他所知的粗話全罵遍。他三千兩保證金都交了!

收款方是大清朝廷。這錢萬不會再吐出來。他們才不管你怎麽湊余款。

簽署購船協議的時候,在場也有不少洋商,人人口裏都是“恭喜賀喜”。沒想到反手就來陰的。蒸蒸日上的義興船行,竟被整個上海的外資金融機構集體杯葛。

他忽然擡頭,打量了一下那個華人職員,輕聲甩出一句天地會切口。

對方茫然:“您說什麽?”

蘇敏官改口:“為什麽告訴我這些?”

那人不好意思地蜷手指,低聲說:“您是自己開業的,小人是洋行打工的,我知道你們平日裏沒少罵我們。幫著洋人跟同胞爭利,無恥,忘本……可我們也有家小,也要吃飯,如今連官府見了洋人都卑躬屈膝,我等升鬥小民能怎麽辦?但賺錢是賺錢,做人是做人,我……”

他說著說著,聲音輕聲顫,好像突然打開了一個閘門,傾訴出多年壓抑的某種情緒,“都是中國人,誰不願堂堂正正的,挺著腰板賺錢?我不知道為什麽會變成這樣,中國人和中國人互相挖坑互相算計,得利的全是洋人……我知道您也許不信小人,但小人也是爹生娘養的,也有基本的良心,朝廷坑咱們,洋人坑咱們,小人沒辦法,但我起碼不能跟著落井下石。蘇先生,您是有前途的人,但您也不是小人見到的第一個。洋人見不得咱們抱團,此前有多少懷揣壯志的中國商人,都被他們暗中下手悶殺了,一文錢不剩下!以前小人也是那幫兇,這次我不想做那幫兇了,只望你……跟他們鬥下去。

“洋人的銀行你不必再拜訪了。試試本地的中國錢莊吧。小人只能提醒到這。蘇先生珍重。”

蘇敏官定定看著這個慌張的年輕人。他樣貌普通,丟人群裏看不出來。他草率地一拱手,做賊心虛地四處看看,轉身要走。

“等等,”蘇敏官忽然道,“麗如銀行辦事員,姓柳?”

那人臉色發白,躬身哀求:“您今天就當沒見過我,沒記住我。小人不勝感激。”

蘇敏官便沒追問,咬著嘴唇,目送那人離去。

許久,他整理情緒,按照那辦事員的建議,去找中國錢莊。

錢莊票號管理方式老舊,投機性十足,隨時有倒閉風險,利息也高。有些根本就是達官貴人斂財洗錢、非法集資的工具。放在平時,是他的最末選擇。

此時也不免放低身段,好話說盡。

不過此時上海金融業已基本被外資把控,錢莊的現銀,也大多來源於外資銀行的短期貸款,錢莊再二次放貸,給不會和洋人溝通、或是達不到洋行放款門檻的中小商戶進行融資。

由於錢莊高度依賴外資,此時也不得不集體噤聲,萬分抱歉地把他拒之門外。

那麗如銀行的辦事員,終究是把事情想得太樂觀了。

洋商的目的很明確:讓蘇敏官白交三千兩銀子,資金枯竭,最好倒閉,釘死在上海工商業的笑柄上,給那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中國商人一個深遠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