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3/4頁)

毛順娘人雖小,心卻正直,立刻小聲提醒:“你給我買小籠包了呢!”

林玉嬋:“……”

這“臨時助理”臨場經驗不足,跟她唱反調。

她假裝沒聽見,繼續對毛掌櫃說:“別的我不敢誇口,篩茶這一步,小囡眼毒,勝過許多老師傅。以她的幹活速度,當可勝任三分之一的篩茶工作。掌櫃的,我把這三分之一外包給小囡,作價每百斤一錢銀子,比您的師傅工費少一半。這樣一來,總價便可以壓縮到我提出的數目。”

毛掌櫃一愣,看看小囡,再看看林玉嬋,連連搖頭,話音冷淡。

“小人不懂姑娘的意思。”

讓他家小囡來幹活,已經很不合禮儀了,工錢還只給一半?

林玉嬋微笑:“掌櫃的別急,這只是壓縮總價的一個方法。小囡的工錢,我可以直接給她,到時做她嫁妝本,不入合約,也不必交稅,也不必算您商鋪的銷售額,更不必參與分紅……”

小囡完全聽勿懂,只聽出:“爹,篩一百斤茶一錢銀子!我一天就能篩一百斤!”

她繡帕子補貼家用,一個月都賣不出一錢銀子啊!

當然“一天一百斤”是巔峰狀態,要是每天都出這種成績,毛順娘腰該累壞了。

但她一時激動,算不得那麽仔細。況且就算一天五十斤,也比繡東西強太多呀。

毛掌櫃撮牙花,驚詫打量林玉嬋。

沒錯,雇傭他女兒,價錢雖然低了點,但是……使喚一個家裏女子,按照習俗,不必走賬。

用茶號正規師傅,計件工費雖然多點,但是也不會百分之百落到他口袋裏。

徐匯茶號他雖然話事,畢竟他只入股了一半。賺了錢,得分一半給別人。

這還不算多交的稅款、多付的管理成本……

而且,小囡掙的錢,林姑娘說是給她的嫁妝本,其實還不是歸家裏支配,就像她繡帕子賺的錢一樣,那就是百分百的純收入啊。

毛掌櫃余光看看四周無人,低聲說:“姑娘,這是不是有點……不合規矩?”

“也不違法啊。”林玉嬋笑道,“我是女人家,小囡也是。女人幫女人織個布、繡個花、帶個孩子都可以,憑什麽不可以幫炒茶?給點辛苦錢又怎樣?公平合理光明正大嘛。”

反正她的心理價位就這麽多,多一兩銀子她都不會出。

給毛掌櫃指一條灰色道路,看他走不走了。

毛順娘在旁邊躍躍欲試,眼巴巴看著她爹。

毛掌櫃依舊為難,毛筆敲著硯台,小聲說:“這要是讓同行知道……”

“第一,合約上可以加保密條款,反正我是不會往外說。第二,就算同行想效仿,他們家裏也有會炒茶的閨女,也會放她出來受雇嗎?”

毛掌櫃笑容舒展,摸摸自己的光頭頂,狡黠地笑道:“他們才不會。”

合約一式兩份,按了手印。

林玉嬋:“小囡,走,我請你去吃鮮肉小籠。”

--------------------------

第二步就是重啟她的弄堂阿姨茶葉罐生產線。經過上一次相親風波,房東婆媳在鄰裏間丟了面子,亟需找回。

因此,雖然埋怨了林玉嬋幾句,但那不滿之情數日即消。林玉嬋提起“又有新的繪畫單子”,吳楊氏便積極奔走,拿自己上一次的收入舉例,拍胸脯保證姐妹們一定有錢掙,到了年底能給自己多做兩身新衣裳、打個鐲子什麽的,不用管當家的討錢。

這次召集了二十多阿姨大娘。石庫門小宅的堂屋是不夠用了,林玉嬋在臨近裏弄視察半日,租下來一個空屋——過去一個外國教士住過,後來那教士擅自跑到非教區傳教,被山匪劫了,大卸八塊。屍首送回領事館,外國軍艦立刻出動,巨炮對準吳淞口。最後上海縣各路官員輪番登門道歉,賠了巨款,才避免一場血腥報復。

因此這教士故居也被周圍人嫌晦氣,一直空著。

林玉嬋沒費多少口舌,就以幾乎是市價的零頭租下了這件屋子。

其實以她的現銀儲蓄,這種規模的房產完全可以買下來。可惜在大清時期的上海,炒房致富是行不通的。鴉片戰爭之後,在各種賣國條約的輪番轟炸下,上海租界早就剝奪了中國人的實際土地所有權,華人只能租房,不能買地。即便上海開埠後房價大漲,受益的也都是外國人。

林玉嬋不吝花錢,又從附近的佛寺、道觀、關公廟、城隍廟裏請了好幾撥人,做了好幾天法事,放了半日鞭炮,墻上的基督摘下來,掛了一圈中國神佛,算是給這屋子“驅邪”,這才能順利開張。

而且林玉嬋偶爾視察發現,弄堂阿姨們的繪畫技術也在不斷更新。開始是像描繡樣一樣,一筆一筆從頭開始畫;後來阿姨們開始分工,有人將圖案刺繡在結實的布上,然後分顏色鏤空,再由另一部分人負責填色,更加把難度系數降低到了幼兒園水平。至於罐上的圖案也不滿足於照抄別人。閨房裏時興的繡樣風格,比如在征得林玉嬋同意之後,也分門別類地繪上了茶葉罐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