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2頁)

“今天的報紙。”林玉嬋放下牛奶和糖塊,禮貌退下。

瑪麗和梭羅既然認識,應該是支持廢奴的北方人。林玉嬋意識到這點,才敢在她面前誇林肯,否則只怕適得其反。

瑪麗叫道:“哎,小姐,你回來!”

她端茶端咖啡的時候,眾閨蜜還以為她只是個普通中國婢女。聊幾句才發現,她懂真多!

人都有慕強淩弱的天性。平時覺得中國人愚蠢無知,這才嫌棄避開;如今發現這姑娘原來是跟自己差不多的物種,眾閨蜜圖個新鮮,招呼她也來坐坐。

林玉嬋笑著婉拒:“夫人們可以經常來這裏喝茶聊天,我每天都在的。當然,買點茶回去享用也行。”

康普頓小姐的閨蜜也都是一群傻白甜。不過林玉嬋不打算和她們做朋友。這些夫人雖然態度友好,但時不常冒出來的無心之言能氣死個人。

發展成客戶就行了。把她們的丈夫父親從中國勒索走的各種賠款銀子,好歹賺一點回來。

這一天,閨蜜團滿載而歸。

此後數周,上海租界的許多洋商、領事、翻譯、軍官,都日復一日地喝著同一種紅茶,每天上班,打嗝都是一個味兒,只能相視苦笑。

當然還是有識貨的。不久,林玉嬋又接到了幾家洋行的小額訂單,試著將這種有著獨特包裝、而且有慈善背景的精制茶銷往歐洲。

……

天氣逐漸熱起來。上海進入標志性的黃梅天,悶熱的空氣裹著人,就算不運動不勞作,光在外面傻站著,片刻都是一身汗。

關著窗,不一會兒屋裏就成蒸籠,把裏頭的人變成待宰的唐僧;開著窗戶吧,一日下來,墻壁家具濕漉漉,角落裏開始發黴。夥計們的工作效率也有影響。

常保羅令打雜的老劉專門收拾潮濕黴點,好歹維持一個健康正面的業務形象。

不過好消息很快到來。博雅洋行接到容閎來信,說道辦事順利,已購茶葉若幹萬斤,預計某日某時到港,希望能派人來接一下。

常保羅喜出望外,念一句上帝保佑,開始摩拳擦掌,仿佛看到銀子在向自己招手。

他的情詩寫了一大本,雖然還沒見到姑娘面,但已經琢磨著攢錢結婚,工作有動力。

經過這陣子林玉嬋的帶動,以及親眼所見販茶的巨額利潤,博雅的夥計們嘗到了認真工作的甜頭,劃水劃得越來越不走心,就算偶爾打個牌,一聽見風吹草動,也立馬撂牌散場,記分卡亂了也不在意。

這日大夥齊齊出去迎東家。常保羅順口說:“小囡,你看店哈。要是一個人害怕,就下門板。”

真把她當實習生了。也不想想給沒給工錢。

不過林玉嬋不介意。等到容閎歸來,有用得著她的時候。

她笑應了,擺好桌椅茶具,等客上門。

小洋樓已經不單單是商鋪了。經過西洋太太們的口耳相傳,已經成了一個頗受歡迎的下午茶聚會地點。盛夏的樹蔭裏涼風習習,院子裏擺上桌椅,喝一壺清香紅茶,那感覺不要太適意。

林玉嬋的商業嗅覺果然很敏銳——這地方更適合做網紅老洋房打卡聖地。

不過今日客人寥寥,營業額也中規中矩。畢竟,很多人看到她一個小姑娘看店,都只會過門不入,等“真正管事的”回來。

林玉嬋覺得挺沒勁。

曾幾何時,她的致富算盤經是這樣打的:先擺攤掙錢,攢足本錢自己開店,慢慢積累。

現在看來,就算當時走了那條路,到了“自己開店”這一環,還是會被卡住。

婦女開店不是沒有,但都只是賣個餛飩包子小繡活。像這種高端洋行,如若只有個女人管事,就會被很多人自動劃歸到“不值得信任”的黑名單裏。

要是她真的執著於自己開店,多半得雇些男員工,才能正常跟別家競爭。問題是,有能耐的男人,哪個願意屈尊喊她一個草根小姑娘當老板呢?

所以,光有錢是沒用的。都說官商官商,廣州那些生意做大的豪商巨賈為什麽個個花錢捐頂戴,不是光為了好看,實在是因為,權力和金錢相輔相成。

難怪過去十三行的商人都癡迷做官,連商名都帶“官”字……

……

她正在胡亂思考社會人生,冷不防身後有人喊。

“妹仔,落單啦。”

林玉嬋猛地回頭,被這句鄉音拂得全身一震。

某個商名帶“官”字的十三行少爺無端空降,盤踞在最舒服的綠皮沙發上,似笑非笑,招手叫她。

她正閑的發慌,笑逐顏開地趕過去,順手抄起個手帕擦汗。

“大少,飲咩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