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帝王之怒

翌日,西廠被革的消息傳遍朝野。

舉朝上下一片歡騰,大臣們彈冠相慶,祝賀這一場難得的勝利。

而汪直前一晚從“星海匯”出來後,就被覃昌帶回宮內,得到了來自朱見深和萬貞兒的親自安慰。

所以汪直看到這些大臣們為了他一個小小“宦官”丟了官職就如此失態,心裏非但不委屈了,還隱隱帶著些看好戲的心態。

昨日他聽過楊休羨的分析,知道這事兒恐怕只是個發端。之後發生的,才是牽扯到前朝大事。

他們怕是忘了“宦官”最重要的不是在官場上爬到哪個位置,而是在陛下和娘娘的心裏,處在什麽樣的位子上。

果然,這邊外朝大臣們還沒有慶祝完畢。

內廷裏,陛下傳旨,革去了黃賜和陳祖生司禮監太監的職務,將他們貶到南京去了。

皇帝最恨的就是身為內廷的內侍,明明只應該有皇帝一個主子,卻和外朝的臣子們勾勾搭搭。他礙於發小之情,和萬貞兒的面子,不去動懷恩。難道還動不了小小的黃賜麽?

而且這個黃賜,也是福建人,和楊華還是同鄉。之前他那麽多年都在東宮伺候,無聲無息的,如今為了楊家跳出來,說他和楊家沒有利益瓜葛,朱見深怎麽會相信?

朱見深不但貶了黃賜,還將與他交好的一幹內侍們全部都貶到地方上去了。

司禮監的內侍們撤換過半,懷恩本人雖然沒有受到朱見深的訓斥,但是這次明顯的敲打,也讓他認清了自己的位置。

如果此時,有人將內廷中發生的巨變,告知這些沉浸在歡樂中的朝臣,尤其是內閣的閣老們的話,想必他們也應該對自己的將來有所警惕。

可惜,皇帝此舉,擺明了就是在敲打企圖和外朝交好的內侍們,因而無人敢向外朝傳遞這個即將導致朝廷巨變的大消息。

一直到了將近二十天之後,這場彈劾事件的幕後發起人,兵部尚書尚忠從手下的人那裏得知,西廠雖然被裁撤了。但是汪直日日前往錦衣衛衙門,帶著萬大人撥給他的人馬,繼續追查京內的各項異動,並且直接呈報給皇帝陛下,與之前西廠在的時候無甚區別。

西廠名亡實存,甚至因為“名亡”,連個想要絆倒的對象都找不到了。

“我聽說,項大人今早對陛下告病了,這幾天都不上朝。還上了折子,想要回家養老。”

錦衣衛衙門的膳堂外頭,萬達和汪直各自躺在一張躺椅上。

萬達扇著大蒲扇,看著葡萄架上垂下來的黑色大葡萄,側過臉對著汪直說道。

“恩,折子被陛下留中了。陛下應該不準吧。”

汪直啃著冰鎮過的雪梨,無所謂地說道。

畢竟項大人才五十六歲,還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呢。說什麽養老,實在也太早了些。

而且陛下仁義,講情分,喜歡留用老臣。之前禦馬監的劉太監一把年紀了,馬都上不了了,皇帝還想留著他呢。

“我可是聽說,以前項大人曾經為難過你呐。”

萬達用一只胳膊把自己支棱起來,八卦地問道,“據說他曾經當街羞辱過你。你想要向他請安,結果人家看都不看你一眼,直接走了,有沒有這回事兒啊?”

“是有這事兒,不過都好多年前了。我也沒放在心上。”

汪直啃完梨子,站起來走到水缸邊,舀水洗手。

“我畢竟是‘宦官’嘛。人家愛惜羽毛,不待見我,可以理解。”

“就是,就是,他們連我也不待見。不就是因為我是‘外戚’嘛。”

萬達也滿不在乎地說著。

阿直長大了,也越來越像他爹汪正了。

在萬達的記憶裏,汪正可是胸襟廣闊的男人,不然也不會把孩子交付給自己了。

“可是……恐怕那些朝臣們不會這麽想。”

看著汪直走進膳堂,給他去取點心,萬達擔心地說道。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成化七年的時候,當年的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讀孫賢曾經上奏,第一次請立當時還只有兩歲的朱佑極為太子。

為了表示自己請立儲君並非出於個人利益的考量,而是一心為公。孫賢同時將請立太子的奏折和他請求告老的奏折一並呈上。

結果他聰明反被聰明誤,朱見深識破了他欲擒故縱的把戲,批準他告老還鄉。

至於立太子的事情,直接被皇帝忽視了。

這孫賢偷雞不成蝕把米,不止想要當太子太傅的路子被斷了,連官都丟了。灰溜溜地回到老家後,沒幾年就抑郁而亡。

最讓他郁悶的是,在他啟程離京的路途上,就收到了皇帝在十一月裏立了朱佑極為太子的消息。

雖然一個月後,太子就夭折,不過也是真的把這位孫大人給氣惱的夠嗆就是了。

自己的這位好姐夫,對付起故意拿喬的老臣來,可是半點都不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