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這是辦工廠,不是辦進……(第3/3頁)

肖姍搖搖頭,”不好,亂七八糟的,講這些是不是早了點?“

孫麗麗心知肚明,但她嘴上卻是不肯承認的,而是十分興奮的說了另外一件事,“姍姍,你還不知道吧,發動機的第一組數據,我已經成功了!”

按照肖姍的預想,這是至少需要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到的事情,關於燃油發動機的更新叠代,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頂尖技術,他們克服了這一部分,接下來的技術攻堅相信也難不倒他們。

這些天她沒太過問實驗室的事情,而是在忙著招工,校工廠共有六個車間,兩個實驗室,現在車間只有一個開工了,剩下的幾個車間,也逐漸配備了機器和流水線,閑置一天,那就是要少掙一天錢的。

一旦人員備齊,立馬就投入生產。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新的技術遲遲開發不出來,高性能的車做不出來,那也就意味著工廠只花錢不掙錢。

這樣下去是非常危險的。

雖然工廠背後還有學校,學校可以提供資源,但在現金流上,恐怕支持有限。

現在肖姍的思路是,他們幾個車間全部開工產能相當有限,不必要也不可能所有的零件都自己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向全國範圍內的汽車制造廠訂購。

至於大量從國外進口,也有人跟她提議過,但她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第一,這是辦工廠,不是辦進出口公司。

第二,國外的汽車制造技術領先於國內,但也沒有高出太多,花大價錢去買各種零件,性價比太低。

還有一點,向國內的汽配廠和汽車制造廠下訂單,對整個汽車行業也有比較好的影響。

良性競爭以及一致對外的思路。

如此一來,她就更忙了,不但要管廠裏的一切事務,還要領著外聯部的同事,跑遍大半個中國,尋找可以合作的兄弟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