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元(含入V公告) 你口中的爺,不是……(第2/3頁)

“好!子思養了那麽多人,天天閑著,是時候讓他們為主子盡一份心力了。”

老國公夫婦這頭剛商議妥當,聽下人來報,小公爺回府了。

夫婦二人剛讓下人加了碗筷,孟西洲便撩簾進了門。

“子思,快來,一起用膳。”國公爺見是他來,面上愁容一掃而光。

孟西洲本只想來請個安,就回院換身衣服,但見二人炙熱期盼的眼神,他面色稍緩,坐過去陪著用膳。

他方才剛吃了一整盤的點心,現在非但不餓,還很飽。

然而國公夫婦並不知曉,倆人難得能有世子陪著一起吃頓飯,你一句我一句的給他夾了不少菜。

孟西洲胃口撐著難受,卻還是堅持著把兩人夾進他碗裏的飯菜都吃了。

正午皇宮大宴上,皇帝留意到坐在離他最近的顯國公家一家三口沒怎麽動筷子,遣人賜過禦酒,舉杯打趣兒道:“阿敏(顯國公小名)可是老了,怎麽今日國宴,連飯都吃不下了?”

顯國公哈哈一笑,起身行禮,“臣弟是弟弟,皇兄還未老呢,臣弟又怎敢先老呢?”

說罷,二人相視一笑,飲盡杯中酒後,皇帝有一搭沒一搭的問起了世子近況。

顯國公雖是年近半百,但話語間還帶著股孩子氣,二人閑聊片刻,竟把皇帝逗樂了。

皇帝龍心大悅,當著一眾臣子再提大理少卿孟西洲前年率三萬騎兵大破金元國十萬精兵之事,說到激動之時,直接嘉賞了一條白玉加珠蟒紋帶。

席下眾人一瞧,倒有些摸不到頭腦了。

起初以為二人閑聊不過是陛下當著臣子的面做出個皇家和睦的樣子,到後面,真賜下蟒紋帶後,眾人才明白是什麽意思。

陛下這是真要重用那個曾被打發到邊疆駐守的小公爺呐。

他雖是擢升大理少卿,位高權重,但小公爺常年戍邊,京中根基不穩,聽說前幾日連近郊發生的兇殺案都是親自去追查的,可見用人不便。

但如今,有了這條白玉加珠蟒紋帶後,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了。

超堂內的一眾將這場國宴吃的明明白白,另一旁的後宮親眷們,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有皇子的嬪妃們自然羨慕嫉妒,沒皇子的只當看了個熱鬧,她們瞧見陛下身邊的那位臉都要綠了,更是喜上眉梢。

上元國宴,陛下當著所有人的面不去誇自己兒子,反去稱贊顯國公家的莽頭小子,可不就是打了太子的生母——皇後娘娘的臉麽。

果不其然,國宴過半,皇後娘娘便抱病稱恙,先行走了,一直喜怒不言語表的太子,也已關心母後為由離場,皇帝傳了太醫院去瞧病,自己則留在宴席繼續與百官同慶。

國宴散後,魏氏見明顯喝多了的國公爺被陛下安排一同去別宮休息,礙於陛下在,魏氏只得讓世子跟去照顧。

那頭,顯國公被宮人攙扶了一段路之後,皇帝扭頭瞧他,“醒了就自己走,老是裝個什麽勁兒。”

顯國公咧嘴一笑,擡首推開那宮人,“皇兄好眼力。”

皇帝擡袖一揮,屏退旁人,“有什麽話就說罷,何必要裝醉,演出這麽一場戲。”

話音剛落,顯國公撲通一聲跪了下去,“臣弟是想求皇兄,請皇兄不要再給子思恩賜了。子思命薄,屢次遇險,有個世襲的爵位,就讓他做個自由自在的公子哥閑散一生吧,這便是臣弟同瑜兒(孟西洲生母)的夙願。”

“阿敏,你怕是真喝醉了……”

皇帝沉默良久,並未扶他起身,少時,眼中落進個高大的身影,他這才彎腰撫起跪在地上不起的顯國公,對走來的孟西洲道:“你父親醉了,不願留在宮中,快扶他回府休息去吧。”

*

正月望月,燈火亮如白晝。

說不上來是為什麽,沈青青同嬌雲嬌玉幾人一連忙碌了好幾日,就為了慶祝上元節,待這一日真到了,她卻突然沒了興致,只想找個清靜的地方躲著,一個人待著。

不過她的確有個好去處,在一個不知名的院落裏,有個很大的書房。

所以她把梅園布置妥當,便沒再露臉,讓嬌雲嬌玉邀請宅子裏的雜役仆人一同來賞,每一人除了分得一碗口味混雜的浮元子外,還能拿走一盞絹燈。

她做不了別的院子的主,也犯不著那個閑心去張羅,便想著讓他們拿走些提前做好的絹燈,興許會掛在其他院子裏,讓整個宅院瞧上去稍稍亮堂點也是好的。

不知道孟西洲這處小宅位於城內何處,她坐在書房裏也得不著清凈,耳邊時不時的傳來人潮嬉鬧聲與煙花聲,紛紛擾擾的。

想必此時上元慶典已經開始,她讀到眼睛乏了,擡眼瞧瞧窗欞外,金燦燦的,壓根瞧不出已經入了夜。

不知過了多久,屋外的喧鬧依舊未盡,沈青青半支著身子打起了瞌睡,再醒來時,擱在桌案上的書卷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小包半敞開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