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昆陽赤霄計劃

時間來到了1647年的11月上旬,隨著中亞戰場槍聲的平息,以及雙方後續加碼的入場。歐奧與大明,在整個南亞次大陸的形勢,越發的清晰起來。

在這塊次大陸的西北角,成功與滿桂會師後的孫傳庭集群,以五十多萬的雄厚兵力,盤踞在以開伯爾為核心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一帶。由於這個集群的存在,使得奧斯曼和歐盟的陸軍,至少在西段,已經完全失去了聯系。

現在,奧斯曼新組建的10個師,以及瓦倫斯坦為了避免被南北夾擊而主動西撤的10個印度師,約莫三十萬人,駐守在興都庫什山的西側,防止孫傳庭集群進入波斯。而歐盟從本土新到的20個師的援軍,以及原先被堵在開伯爾山口南側的10個印度師,則是因為孫傳庭集群的存在,被迫集中在旁遮普、克什米爾一線動彈不得。便是原先歐盟主力部隊,駐守坎普爾、阿格拉、德裏的10個師,也被迫集中起來,準備應對孫傳庭集群的南下。

總之,孫傳庭集群屯駐在開伯爾這個交通要道上,就以五十余萬的兵力,牽制住了歐奧兩家60個師,近九十萬人的兵力。

當然,雖然在兵力上歐奧聯軍明顯占優,而且在後勤上優勢更大。但,真要打仗的話,這60個師裏,先得刨掉20個師的印度人——這麽算下來,優勢就不大了。而40個師六十萬人從低海拔的平原、丘陵地區去仰攻占盡地利的孫傳庭集群?不管是菲利普還是易普拉欣,都沒有這樣的興趣。

次大陸東北角的局勢依然穩定:鮑裏斯集群死死的堵住了曹文詔集群進入南亞次大陸的道路。雙方從八月開始交戰,近三個月的時間下來,彼此都傷亡慘重。但曹文詔畢竟是進攻的一方,所以戰損比方面,明軍相對吃虧一些。

次大陸的南部,大孔代在安得拉擋住了大明麾下的藩國聯軍,戰線也趨於穩定。

而在次大陸的中北部地區,大明的開陽集群一百多萬軍隊進入了奧裏薩這個山地,被杜倫尼用三十萬人就輕松的堵在了裏面……

總之,現在的戰場局勢看起來,歐奧聯軍雖然在中亞方面被殲滅了一個重兵集群,但是至少在南亞次大陸戰場,聯軍已經將大明的各路攻勢都化解掉了,整個戰爭似乎進入了相持階段。

真要是局勢就這麽持續下去,不管是菲利普還是易普拉欣,都對接下來的戰爭持樂觀心態:

在印度,大明是不折不扣的客軍,很難得到當地人的支持。幾乎所有的糧食給養都要從本土跨海而來。如此消耗,就算大明國力雄厚,時間長了,也是支撐不了太久的。

更重要的是,到了1648的3月,聯軍的海軍將擁有十一艘戰列艦,重巡、驅逐艦也會得到大量的補充。而大明即便是有戰艦補充,也不可能一下子補充四艘戰列艦(實際大明的計劃是補充一艘)。所以,一旦海戰獲勝,那整個次大陸此時已經處於基本平衡的戰局,將迅速的發生劇變。

除了寄希望於海軍,菲利普與易普拉欣還不惜成本的大力組建飛艇部隊。按照兩人的設想,等到1648年的3月,除了海軍可以出戰並對大明海軍形成絕對優勢外。還要派出上千艘飛艇的龐大空軍,對猬集在奧裏薩邦狹窄山地間的一百多萬大明陸軍進行地毯式的戰略轟炸……

所以,相持就相持吧,就這樣相持下去,等到明年三月,大明就會迎來慘烈的失敗。到時候就不是守住南亞次大陸,收復中亞這麽簡單了。只怕大明的西北、中南半島都要丟個幹凈。而一旦這樣的局面出現了,尤其是大明的南洋內環被打破了,大明的崩潰還會遠嗎?

但是很可惜,朱由棟已經準備在11月發起新的戰役了。

要防禦印度這麽大的一個半島,防守者當然不可能把兵力灑得到處都是,只能是選幾個重要的點進行防守。

而這個半島的精華,是喜馬拉雅山與德幹高原之間的恒河平原。所以歐盟參謀部在排兵布陣的時候,將重兵布置在了這裏。六十個師,九十萬人,沿著恒河布了一個長蛇陣。

因為有恒河作為快速通道,所以這個長蛇陣倒是不虞有什麽反應緩慢的問題。在這九十萬大軍的司令官杜倫尼的設想中。達卡、加爾各答兩個集群各十五個師駐守在明軍最可能登陸的地方。一旦明軍登陸,這兩個集群將依托堅固的防禦工事給明軍以重大殺傷。

之後,這兩個集群將依托恒河以及恒河的支流胡格利河,迅速的轉移到恒河中遊的巴特那,匯合那裏的二十個師,再次逼迫明軍打攻堅戰。之後是坎普爾、阿格拉及至德裏。明軍要取得印度戰役的勝利,就必須要打穿整條恒河,面對以逸待勞,坐在堅固的防禦工事裏的聯軍,打無數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