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紙幣為時過早

“你說什麽?銀子不夠?”恍惚間聽到這話,朱由棟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其表情也變得要吃人。

“皇上,是市面上流通的銀子不夠。銀行的中央庫房裏,壓倉的一億兩白銀和三百噸黃金都還好好的呢。”

“哦~”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剛剛坐回去的朱由棟又跳了起來:“你是說流通貨幣不足是吧?”

“聖明無過皇上。”

朕聖明個屁,朕穿越前是學醫的,而且穿越前起點中文網那麽多網文,也沒有細致探討經濟的,朕對這經濟什麽的完全是一抓瞎啊。

不過,雖然不懂,但架子還得端著。

“咳咳,國俊啊,你也是方山的老人了,還是數學大家。你知道的,要跟朕說事情,得拿數據出來。”

“臣有所準備。”李國俊從懷裏掏出一本賬冊來:“皇上,臣先從朝廷的年入說起。天啟六年(1625),朝廷累計收入一億八千三百五十六萬銀元。七年,兩億零四十三萬。八年,攤丁入畝全面落地,朝廷實際上減免了很多賦稅,讓利於民,所以這一年的收入下跌到一億九千二百萬。九年,再次上升到兩億零二十五萬……預估今年,也就是天啟十二年,朝廷最終的歲入會達到兩億五千萬左右。”

“嗯。”朕不太懂你說這些是啥意思,但朕可以裝深沉。

“皇上,本朝稅率,在試行攤丁入畝並免除一切徭役後,農稅的稅率是五稅一。商稅的稅率,呃,不同品種稅率差別很大,但總的來說,工商這一塊的稅率,差不多也就是五稅一。”

“嗯……”聽到這裏朱由棟有些懂了:“國俊的意思是,我大明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的增幅,其實可以通過朝廷歲入的增加粗略的計算出來?”

“國民生產總值?這個詞皇上用得好!皇上,近三四年來,隨著蒸汽機在全國的進一步鋪開,以及朝廷有錢後,大量的進行基礎工程,在撬動了民間多個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交通的改善,也使得以前很多幾乎沒有聯系的地區,其物資交流也頻繁起來……國家的這個,哦,國民生產總值,其增長速度極為迅猛。總之一句話,朝廷最近這幾年每年歲入增加了一千多萬,那麽國家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至少能增加五六千萬。”

“然後呢?”

“然後?”李國俊摸了摸腦袋:看來皇上對數字不太敏感啊。

“皇上,臣舉個例子?”

“嗯,這個好,國俊你說。”

“臣假定我們大明這會就一個生產蒸汽機的公司,他們第一年生產出來的蒸汽機價值一百萬銀元。國家或者其他人要從他們這裏把所有的蒸汽機拿走,就得付出一百萬銀元。

而在第二年,他們通過招收新工人、擴大生產、改良技術什麽的,多生產了十台蒸汽機。其生產總量價值110萬銀元。那麽,按照常理,國家或者其他人要把這些機器全部拿走,就得付出110萬銀元。若是還按照100萬付款,那生產商就吃了大虧,蒸汽機實際上貶值了。”

“國俊的意思朕明白了。朝廷每年增收一千萬左右,按照稅率推算,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增長額度就是在五千萬上下。那麽,要維持物價不降低,幣值基本穩定,那麽,朝廷每年就應該往市場上增發五千萬銀元?”

“正是如此!”輕輕的擊了一下掌,李國俊道:“皇上,經濟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數學只能推算出一個大概。而且臣也注意到,只要銀元流通速度足夠快,也不一定需要真的每年補入五千萬。不過……”

說到這裏,李國俊又掏出一個本子:“臣接任銀行行長發現這個問題後,馬上聯系了重工部、商務部,他們的數據顯示,我大明每年貿易順差可以帶來300萬兩白銀的增量,我大明本土,以及日本、秦國(呂宋)的銀礦,每年也可以為我大明增加300萬兩以上白銀。這些白銀鑄造成銀幣後,每年可以為市場帶來800萬~830萬元的增量。但這點增量,對於我大明當前迅猛發展的民間需求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話說到這裏,朱由棟算是基本明白了:因為技術進步,政治體制改良,大明的經濟活力猛然的爆炸了,其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快速增長——沒錯,真要應算增長速度的話,估計每年也就百分之五六,但你要知道,這是交通仍然無比落後的十七世紀啊,物資交換和貨幣流通速度比起21世紀不知道慢了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5%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已經非常恐怖了。

經濟在增長,貨幣的需求量自然就越來越大。前些年,大明的民間有太多沉積下來的白銀,所以國家經濟剛剛開始發力的時候,這貨幣緊缺還不是太明顯。但是現在,大明已經進入蒸汽時代十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