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天啟十年元宵(第2/2頁)

南粵正宗這座酒樓,經過多年經營後,已經重新翻修了一次:鋼筋水泥做柱子,外面裝飾以木紋材料。整座酒樓由以前的二層小樓,變成了二十米高的六層建築。在城東這一片,很有鶴立雞群之感。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六層的三間雅閣特別難訂:風景獨好啊。

而此時在這六層雅閣之中一間的,便是朱由校、張嫣,盧象升,朱徽娟兩對夫婦了。

“姐姐,姐夫,弟妹敬你們一杯。”

“弟妹是有身孕的人,趕緊坐下,不用多禮。”

“哈哈,是啊。我們這一家子,太皇、由楫、由模這會兒在南洋,皇兄這會應該是在成都過年,太後在宮內和嫂子們在一起,由(木學)在保定有幾個案子,由檢就更不用說了。哎,這麽大一家子,也就咱們四個能夠溜出來逛逛元宵節了。”

“說到這個。”盧象升把聲音壓力了道:“聽說信王殿下在淮安處境危險,不知……”

“確實危險。”朱由校面色肅穆地答道:“我已經先請近衛師的李師長和錦衣衛的田爾耕派了一隊精銳南下了。想來皇兄那邊也會讓讓東廠加派人手。”

“嗨!大過年的,你們說這些事情幹嘛?我們朱家的男人,面對些許困難怎麽了?”

“哈哈哈,姐姐說的是。這個,說起來,小弟倒是想問姐姐,你的紡織材料實驗室裏,那個人造纖維進度如何了?”

“還行,年前剛剛完成了甘蔗渣、木材與棉紗混合後拉絲的實驗。新得到纖維質量比純粹的棉紗粗糙很多,但是勝在成本下降了至少三成,而且保暖效果還算不錯。”

“誒,這就很不錯了。若是我大明百姓的衣物價格能夠普遍下降三成,那姐姐真是造福了萬民啊。”

“非止如此。”盧象升接過話頭道:“現如今大量百姓拋棄土地進入工廠,蠶桑、棉麻的種植數量都在下降,所以這一方面是紗廠產能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則是原材料產能不足。若是夫人的這項研究能夠成功,說不得,我大明的紗廠、成衣廠都會迎來再一次的暴漲。”

“是啊,吃穿住行,人之基本。這些年,北方旱災一日甚過一日,南方洪澇半點不減,若不是有南洋這個糧倉,我大明雖然不至於餓肚子,但這糧價都沒法維持在一塊銀元兩石米的低水平上了。現在,吃的問題解決了,但穿又成了問題……哎,我做監國這兩年,覺得比在船廠做工十年都辛苦,也不知道大哥這十幾年是怎麽熬過來的。”

“大哥就是大哥,昔年父親去世得早,要不是大哥,我們幾個,說不定都活不到現在。”

“姐姐說的極是,來,遙敬大哥一杯。”

兩對四人開始頻頻舉杯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何事?”

嘩啦聲中,一個侍衛走了進來:“兩位殿下,有客人訂了隔壁的雅閣,這會想要上來。”

“孤當是何事,元宵節,講究的是與民同樂,孤與長公主不在宮城內吃飯,就是要看看民間的煙火氣。這,自然是要讓他們上來的嘛,你們不得阻攔。”

“是。”

過了一會,隔壁的雅閣內,傳來了一陣陣的話語聲。朱徽娟捉狹的用手指搭在了嘴唇上,而朱由校也會心的一笑,放下了碗筷,開始側耳傾聽起來。

旁邊盧象升看到這兩兄妹的樣子,也只能搖頭苦笑:這兩位皇家子弟,真是皇上的好學生,抓住一切機會來傾聽民間的聲音啊——只是,能夠在元宵節訂到這裏雅閣的,又怎麽會是普通人呢?

“各位請入座,這一次,若不是袁閣老出面,憑我們幾個,可是根本訂不到這間雅閣的。需知,天啟元年,今上欽點的第一位狀元,陳子壯陳集生,當年就是在這裏打了宗室,一朝成名天下知的。”

“哈哈哈,允大兄才華橫溢,袁閣老獎勵後進,我們都是沾了光啊。”

“呃,各位,雖說在下與袁閣老是同鄉,但會試之前,袁閣老是不能與我等見面的,所以大家還請多包涵。”

“哪裏,等我們會試結束後,不管中與不中,一定要去拜見袁閣老,到時候還請允大兄帶路啊。”

朱由校和朱徽娟貼著墻板聽了一陣後,面色漸漸凝重了起來。

南粵正宗六樓的總面積很小,由此造成三個雅閣的面積也不大。這隔壁的雅閣裏,也只有四個人。

為首的允大兄,兩人聽了一會,分辨出他的名字叫做曹勛,河南人,是本朝次輔袁可立的老鄉。另外三位,分別叫做劉若宰、陳於泰、史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