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天啟礦業改革

大明是有‘冶稅’這個稅種的。從這個稅種就可以看出來,對於采礦,大明並沒有搞一刀切,完全的要求官營。

事實上,除了金銀礦嚴禁私人開采(偷采、官商勾結的盜采也很多),以及朱由棟之前,鹽礦名義上也只能官營之外(私鹽極為泛濫)。如鐵礦、煤礦等,都是允許私人資金進入的。到了萬歷年間,如北京的門頭溝煤礦,已經全部是私人礦產,其出產供應京津地區所有民戶的生活用煤綽綽有余。而大名鼎鼎的南直隸濮萬業鋼坊,更是擊垮了好幾家大明國營的煉鋼廠。

但是煤、鐵礦允許私人資金進入後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便是稅率過低。如煤礦,當年老朱建國的時候,說小民每天生火做飯都要用煤,所以把稅率定為三十稅一。即便是鐵礦,老朱也說農民需要農具,因此定了個十五稅一——這也是按照生鐵產量制定的稅率。而在21世紀,鐵礦石的資源稅差不多就是十五稅一。這麽算下來,大明如果是按鐵礦石的產量來收稅,那稅率估計是五十稅一甚至更低!

在14世紀,國家的收入項目比21世紀少得多的情況下,還制定這麽低的礦稅,只能說,老朱在心懷百姓的同時,真的不太懂經濟——不要說21世紀了,在公元11世紀,北宋的鐵礦也是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怎麽征稅呢?按生鐵產量征稅,五稅一。

如此低的稅率,使得國家在礦業上得到的好處極少,還間接導致國營鐵廠的倒閉——民營鋼鐵廠的利潤太豐厚了,國營廠的工匠乃是管理人員都被撬走了。

但是,國營廠倒閉或者因為人才流失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後。民營廠的產品並不能替代以前的國營產品提供給軍方——大明對鋼鐵的需求量很大,光是掙民間需求的錢就已經壇滿缽滿了,為啥還要投入巨額資金做軍品呢?

所以,大明早年朝綱嚴整,戶籍完備的時候,國營廠的工匠還在老老實實的給國家做工,那時候明軍火器質量還算不錯。到了歷史本位面的萬歷、天啟年間,國營廠要麽倒閉,要麽產品質量嚴重下降,再也拿不出合格的軍品了。

無序的民間資本介入礦業,除了讓國家獲利極少,加速國營廠倒閉或者質量下降外。還因為大明對民間資本進入礦業是采取的‘默許’制度。也就是說,國家沒有明確產權,法律不保護這些民營礦主。這自然的會導致官商勾結、黑惡勢力滋生……

以前朱由棟改革鹽政,一方面是真的缺錢到了極致,一方面是鹽政作為國家統管得最嚴的部門,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而在鹽場私有化後,國家鹽稅直接翻了數十倍不說,鹽的質量上來了,鹽價下降了,私鹽也基本絕跡了。

那麽現在,是時候對礦業進行徹底的改革了。

怎麽改呢?這就如楊彥明所言,現有礦場,除了保留幾個核心大礦捏在國家手裏外,其他的都一律拍賣——明晰產權是杜絕官商勾結、消滅黑惡勢力的第一步。

至於說那些已經在某些礦上自行經營了很多年的礦主?你能拿得出產權證明麽?拿不出來那就不是你的!說起來,你們這些家夥這麽多年下來,拉了多少官員下水?為了保住礦場,弄了多少潑皮流氓欺壓當地百姓?你們這些年在這麽低的稅率下掙了這麽多錢,難道還拿不出錢參加拍賣?

啥?你說你就是不參加拍賣。誰要是買到了你的礦場,你就讓買主吃不了兜著走。呵呵,能夠通過拍賣拿下礦場的,恐怕都不是省油的燈哦。更不用說,產權明晰後,朝廷會旗幟鮮明的支持、保護買主的利益了。

在這個時代,雖然經過穿越者稍稍加強。但朱由棟早期並沒有真正的把手伸入煤、鐵行業。所以,這時候大明的生鐵產量大約是23萬噸。至於煤?大明此時已經掌握了地下煤礦采取技術,天啟二年的產量是900萬噸。

由於穿越者的原因,這個世界已經開始進入蒸汽時代,至少是西班牙、奧斯曼和大明三國。對鋼鐵的需求量急劇上升。而煤,則是現在乃至很長一段時期內,冶煉鋼鐵的主要原料。所以,煤鋼改革,必須同時進行。大明現有的大部分煤礦和鐵礦,也都在天啟三年,同時進行拍賣。

當然,朱由棟深知,華夏這塊土地,煤、鐵的蘊藏量還是比較豐富的。現有的產能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他也出賣資源勘探權——當然,後世幾個很大的煤鐵產地,他是不會拿上來拍賣的:這個,他準備自己派人去勘探。

在明晰了產權後,他就要改革礦業的稅率了:得益於前年年末開始的商稅改革中,國家工商總局除了收取商稅以外,也切實的保護了繳稅商人的合法權益,處理了很多的官員。所以這一次,商人們在未來繳納礦稅方面,抵觸情緒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