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人口的大遷徙

“各位,去年的收支匯報就到這裏。戶部準備再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整理好各種票據、手續,隨時接受都察院以及其他各部同僚的檢查。”

看到參會眾人都點頭後,朱由棟道:“那好,收支的事情就暫時說到這裏。接下來說今年的工作計劃。根據各部事先提交上來的議案,今年有一件大事要開始著手。戶部,請你們先說一下漕工安置問題。”

“遵旨。”剛剛坐下的許弘綱再次起身:“各位,戶部計劃在今年開始,預備花三到五年的時間,將現有的漕工及其家屬,至少分流九成。”

“嘶~”剛剛安靜不久的會場,又開始嘈雜了起來。

中古時代的中華帝國交通總體情況較差,特別是陸路,所謂的官道,絕大多數也不過是平均寬度不足三米的夯土路面。而且這個夯土路的質量可遠遠不能和秦代的直道相提並論: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滿腿泥濘才是常態。

加之古代交通逢山不會有隧道,逢水也很少有橋梁。所以,在民國以前,華夏的交通反而是水路相對快捷和安全,而船只的載貨量也比兩輪馬車要高得多。

如此一來,溝通中華帝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就顯得特別的重要。自隋代開通以來,隨著南方經濟反超北方後,朝廷對於這條經濟大動脈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

具體到明朝來說,從朱棣遷都北京開始。每年,大量的糧食、稅賦都要通過大運河運輸到北方。而民間的經濟往來,也主要是通過大運河得以實現。

通過大運河的運輸,叫做漕運。而依賴漕運而活的力夫、工匠、船夫等,統統叫做漕工。

“各位,自成祖定鼎北京以來,漕運大興。依賴漕運而存活的百姓也越來越多。通過黃冊清理,戶部目前掌握到的情況是,運河兩岸的船工約十七萬人,擁有大小船只一萬九千多只。專職負責堤岸維護,堰塞疏浚的河工十三萬余人。沿途專門負責裝貨、卸貨的力夫九萬五千余人,這幫人控制了沿河的三百多個大小私人倉庫。此外,還有各種幫閑、夥計,雜七雜八算下來也有五萬余人。以上四十四、五人,連帶他們的家人,大約是兩百三十萬人。都是靠著這條運河吃飯。”

許弘綱報著數據,在座的諸多官員心裏都在不斷發緊。

還是那句話,能夠坐到國務會議的官員,每隔十天就要通過這樣的高端會議接觸到國家的方方面面,對於大明此時的全局,都是有一定認識的。

漕運形成如此規模,有經濟原因,但更多的是歷史原因:永樂以後,大明對外政策變得越來越封閉,海貿萎縮,航海技術倒退,使得南北溝通極度依賴漕運。到了嘉靖年間,整個海面都被大明自己的“海商”和倭寇占據,漕運更是成了無可替代的選擇。以至於漕運規模越來越大,在使得運河兩岸地區經濟畸形繁榮的同時,依靠著這條運河吃飯的人也越來越多。

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多了,為了不受欺負,為了豁取更大的利益,自然的就要拉幫結派。然後這些幫派又和兩淮鹽商深度勾結。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這個集團緊緊的依附於大運河,靠著盤剝這條經濟大動脈上的諸多商人而生存:運輸貨物必須要用他們的船,中途卸貨裝貨也要用他們的倉庫和工人。更有惡劣的,還有勾結當地官府,將一些特殊地段的運河堵塞,強迫過路商人繳納疏浚費用。

可以說,到了萬歷、天啟年間,大運河的效率已經變得很低了,沿河的治安問題也及其嚴重。除了兩淮鹽商,各路商人早就怨聲載道。便是大明自己的官員,也對漕運的緩慢感到極為不滿。

現在,日本已經完全降伏,朝鮮更是變成了福國,南洋地區,成了大明的中南總督府。可以說,大明沿海,此刻已經是水波不興,安全至極。如果單純從經濟、效率角度來看。徹底的改漕運為海運,是非常可行的——大明此時的造船技術不但復興了,還遠超成祖時期。海運,單船載貨量是漕運的五到十倍,路上的時間更是可以從兩三月縮短到十余日。已經有很多大明官員接連上書朝廷,要求改漕運為海運。

可是,這是牽扯到兩百多萬漕工及其家屬生計的大事,是能說改就改的麽?更不要說,漕工的身後,除了兩淮鹽商,還有運河兩岸,一千多萬普通百姓的利益了:君不見,歷史本位面,京九鐵路一建成,運河兩岸經濟馬上陷入停滯麽?

“各位,運河畢竟只是一條河,承載能力有限。隨著蒸汽機技術的放開,各地物資交流越來越頻繁。一條運河已經無法滿足國內各省份之間的物資流動需求。故而,海運必須放開。但是,海運一旦放開,漕運將急劇衰落。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先給這兩百多萬漕工的去處,想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