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橫海衛的薪酬

“都坐吧,不用拘禮,隨意些。你們看那幾個小總旗,這坐姿可比你們什麽指揮使、千戶大人們放松多了。”

南京高級官員們退場後,朱由棟開始對這八十人講話。

“今天呢,這橫海衛算是宣告復建了。但是,到底復建得怎麽樣,能不能成為我大明值得倚靠的衛所兵,這個,還得在座的諸位好好的努力。”

“我等願為殿下效死力。”

“呵呵呵,那孤在這裏多謝諸位了。”清了清嗓子,朱由棟點了指揮使的名:“麻都司,你久在大同邊境,你來說說,若是我大明南方的衛所兵去了北邊,遇上蒙古人,會是個什麽情況?”

身材矮壯,額頭上一道很長的刀疤,使得整個人都顯得很是兇狠的橫海衛新任指揮使麻承詔站了起來:“殿下,臣這個人從來不會說虛頭巴腦的廢話。隆慶年間,高文襄公組織南北軍鎮衛所會操,南軍裏面也就四川兵、廣西兵還能算有個樣子,其他的,對上我大同鎮兵,都是不堪一擊。”

“很好,孤很喜歡你這種直來直去的性格。在座的諸位也都聽好了,以後,有什麽話就直說,行伍裏面,最招人厭的便是那些彎彎繞繞。”

“我等領命。”

“嗯。”微微點頭後朱由棟再道:“復建橫海衛的奏章是孤起草的,皇爺爺既然準了這道奏章,並把這個事情交給南京兵部來辦,那實際上就是交給孤來辦!而孤的目標,是要把橫海衛建成我大明的第一強軍!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偌大的會場,只有二十四個十七歲的少年齊刷刷的站起來大聲回應,其他五十六人,卻是表情各異。

“呵呵。”左手輕輕的下壓,讓方山的少年們都坐下,朱由棟道:“看來諸位現在沒什麽信心啊,這個沒關系的。你們後面真正開始做事後,就知道孤所言不虛了。接下來,在你們沒有正式就職之前,孤給你們定下幾條規矩。”

“請殿下示下。”

“其一,關於橫海衛的軍餉。按照兵部的意思,頭兩年,橫海衛的軍餉由皇爺爺的內庫負責,這個嘛,實際上就是孤來負責。孤在此定下規矩,指揮使,年俸三千兩。”

“嘶~~”此話一出口,下面八十人裏的五十六人齊齊吸氣,很是形成了一個小的空氣旋渦。

明初實行的是衛所制度,國家劃撥土地給軍隊,讓軍隊的士兵屯田,其產出國家收走一部分,剩下的全都是軍隊的。這個標準一開始是每戶軍戶50畝土地,每年交給國家18石。到了後來發現根本沒有這麽多土地分給士兵,所以從1425年(明仁宗洪熙元年,)開始規定,軍戶每戶20畝土地,每年上繳國家6石,這個規定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自然,衛所兵是沒有軍餉的。

但是明代的衛所制度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便是軍人的社會地位低下。

比如說唐代的府兵雖然也是屯田兵,但是唐代整個社會都尚武,當兵是極光榮的事情,而且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在社會按照家庭財富劃分的九個等級裏,只有前六個等級的富人才有資格當兵。而且即便你有資格當兵,軍隊還要看你的家世是否清白,以及年齡、身材和武藝才考慮要不要你。當了兵之後,唐代的府兵可以直接繼承國家劃給你父輩的土地並且不需要繳納賦稅,每代只出一人當兵即可,就算你在地方上犯了罪,地方官府也管不了你——府兵的事情屬於兵部管,而歷朝歷代的軍隊護犢子那就是一種傳統!如此種種,使得唐代的府兵社會地位高,經濟利益好,有極強的榮譽感。這戰鬥力嘛,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唐代府兵制毀於唐朝皇室諸王、宦官、高級官僚們貪得無厭,吞了民間的土地還要去吞府兵的土地)

而明代的衛所兵呢?又要打仗又要給國家繳稅,而且明朝還主張以文抑武,各級官員從明代中期起就可以把衛所兵當做仆役隨便呼來換去。各級地方政府不但有權直接抓捕衛所兵,還會把社會上的雜碎們以‘充軍’作為懲罰。這沒社會地位,經濟上又不討好,完全沒有榮譽感的部隊,怎麽可能會有戰鬥力?若是稍微有點門路,又有哪個家夥不想著逃離這個衛所兵的身份?

從洪武朝起,軍戶逃亡就有了苗頭。到了宣德年間,這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了。朱由棟去年在南京清查軍戶,發現實際軍戶只有理論上的百分之十多一點還算好的。最典型的是江西南昌左衛,滿額4735名戰兵,1502年(明孝宗弘治15年,這一年葡萄牙人第一次到達南美洲)出操的時候只有141人。也就是說只剩下了百分之三。

衛所兵本來就士氣低迷戰力低下,逃亡率還如此之高,真要碰上外敵入侵,那基本是沒法指望的。所以自明代中期開始,政府就不得不采取募兵制來應對衛所制度糜爛所導致的國防力量下降的問題。而募兵,那就需要國家發放軍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