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2/2頁)

“啊?這是為何?”

“魏公公,這可不行啊!小人一家可就指著那十畝沿河的水田過日子啊!”

“是啊,公公,這是怎麽回事?去年咱們可是都把麥子種下去了。這開春不久就要收獲了,這時候不讓租,沒有這個道理啊!”

“都靜一靜,都靜一靜!”面對著莊民們的詢問,老魏心裏也是老大的不樂意:多好的地啊,怎麽就不讓種了呢?要是我家以前有這樣的八百畝水田,我怎麽可能自刑入宮的嘛?再說了,就算太孫對這些土地有安排,但是就不能等到今年六七月間這一季冬小麥收獲後再說麽?這些麥子好不容易熬過了冬天,這時候要全部廢棄掉,多可惜啊!

可是,再也不想回直殿監去掃大街的老魏有一點好:認準了太孫做主人,那就忠實的執行太孫的命令。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

“諸位鄉親,都靜一靜!太孫是什麽人?怎麽會讓大家吃虧乃至衣食沒有著落呢?太孫說了,這塊地,他要另作他用。因為時間趕得急,所以這一季麥子他是等不到收獲了。呃,總之,去年租種了這八百畝地的鄉親,待會到我這裏來登記。不管你租種了這八百畝裏的多少,每畝,太孫補貼你二兩銀子!”

前文說了,這個時代的中國北方,畝產不過兩石,值銀1兩。就算這是沿河的好地,但其產出最多也就值銀1.5兩。在交了租子後,農民能夠拿到手裏,頂天也就0.75兩。所以,一聽到魏忠賢說每畝補貼二兩白銀後,大家夥稍稍安靜了一些。

但是,這個時代的農民或許見識少眼界窄,但絕對不蠢。尤其是在涉及到土地的時候,那腦袋轉得極快。很快就有莊民反應過來:今年補貼了銀子,其他的地又不收租,這日子是沒問題了。明年呢?光下調收租比例可不行啊。這個莊子裏,有不少世代給皇莊種地的莊民,租種的地可全都在這八百畝裏啊。

“這個問題,太孫也替大家想到了。太孫說,他很快就要派人來這裏修建廠房,以後這裏生產的東西,將會行銷大明,賺來很多很多的錢。大家以後根本不用種地,直接到廠房裏來做工,只會賺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