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2/2頁)

不過,按照華夏正統王朝傳承了幾千年的禮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長子朱常洛理所當然應該立為太子。

可是萬歷就不這樣做,非但不立朱常洛為太子,還或隱晦,或公開的表示,要立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

這樣一來,當然激起群臣的反對。然後皇帝就此和群臣給懟上了。因為太子是國家的未來、根本。所以爭論誰該當太子,就是爭奪國家的國本。這就是明朝萬歷時代的國本之爭。

這場國本之爭持續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從萬歷十四年(1586),當時的首輔申時行上疏提議立朱常洛為太子被萬歷皇帝拒絕開始算起。到了現在,已經持續快十五年了。

十五年來,共逼退內閣首輔四人(申時行、王家屏、趙志臯、王錫爵),部級官員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達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充軍。萬歷皇帝本人也因為每次上朝都被群臣拿這個事情說事而長期拒絕上朝。最後更是幹脆開創了君王二十年不上朝的歷史記錄。

當然,大明朝別的東西可能不多,想當官的人那是多得不能再多。因此,官員們辭職、罷官不算個啥。

大朝會那種東西,也就是個禮儀、形式。沒聽過那句話嘛:開小會決定大事情,開大會討論小事情。所以,皇帝不上朝,對國家的運轉其實也沒啥實質的影響。

但是,國本之爭最大的後遺症是:由於太多的大臣因為同一件事情被罷官解職,所以這些性格、年齡、地域、信念都不一樣的官員們,居然有了共同的目標。使得大明的官員們開始自覺不自覺的跨地域結黨——東林黨的雛形因為國本之爭開始顯現。而且要命的是,因為這群家夥都是在國本之爭中跳得最兇、罵的最狠的,所以往往是被萬歷懲治得最慘的。這樣做,反而讓這些家夥名聲大噪不說。也讓未來的東林黨從剛剛孕育那天開始,就站到了道德至高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