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懷清關乎滅楚?邊疆烽火!!!(第3/4頁)

定眼看去,一字一句的看去,怒道:“寡人的陰山丟了!”

群臣大驚失色。

陰山,乃是塞外的延綿到敕勒川的山脈,烏惈的牧場便是在陰山之中,當然,嬴政口裏說的陰山,定然是塞外的陰山。

然而,此前,丘林氏本就奪了秦國的陰山之南,那時嬴政都沒有說是陰山丟了。

可是現在,眾人雖然看不道信箋裏的內容,但嬴政的暴露已然知道,邊境出了什麽大事。

蘇劫問道:“可是匈奴!”

嬴政點點頭,咬牙切齒,回到王案上,拍案道:“北方攣鞮氏部落,單於頭曼,被其子頭曼所殺,被各部落擁護其為大匈奴王,此人成為單於的當日,便分封匈奴四大貴族,為左右賢王,左右蠹王,同時,於月氏,西羌簽訂攻秦盟約,不日之前,匈奴已然攻打了原本屬於東胡,林胡地界,更是已然南下奪了陰山之南的土地。”

群臣大驚失色。

情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糟糕。

要說此事,場中唯一有些興奮的,就是熊啟了。

一旦,匈奴來攻,秦國必然無法攻打楚國。

讓人驚愕的便是,匈奴這一次南下,如果說奪了長城外的東胡林胡地界,又拿了陰山之南,這就意味著,天下以長城為界。

南方屬於秦國,北方屬於匈奴。

兩國對立,形成割據之勢。

嬴政環視一圈,問道:“諸位可有對敵之策?”

此時,事情來的過於突然,群臣此時腦袋還在嗡嗡作響,如何有對應之策,而且,此次匈奴來勢洶洶,一旦真的開戰,必然是一場惡戰。

熊啟立刻走了出來說道:“大王,我秦國連戰四國以後,獨坐中原以北,如今,更是以一國之力以長城抗拒北方,此番,匈奴來犯,必然是看準了,中原戰事不定,朝局未穩,以臣所見,應該立即調整當下之策略,先行對抗匈奴,再言伐楚。”

熊啟的話,無疑讓人紛紛附和。

不打楚國,楚國絕對不敢攻打秦國,可是匈奴不一樣,這是已經打到了眼前。

李信一聽,立刻站出來,說道:“臣,不認同,臣認為,匈奴雖來,但絕難危急秦國,若是先行攻打匈奴,則秦必危。”

熊啟驀然看去,道:“李將軍,此事,非爭功之際,當分清主次。”

李信道:“末將豈不知關乎國家危難,怎敢爭功?”

嬴政問道:“莫非,李將軍認為,匈奴不足為患?”

李信說道:“陰山之南,本是多爭之地,然而,陰山是否在秦國手中,決定不了塞北的戰事勝敗,塞北之重只在一處,便是河套,河套不失,中原不亂,末將認為,匈奴即便攻下陰山,也威脅不了雁門關,其目的,必然是為了河套而來,然而,河套早已歸屬我大秦,此地更是駐紮二十萬大軍,銅墻鐵壘,對於善遊擊的匈奴來說,我秦軍只守不攻,其難以掠奪寸土之地,以末將所看,匈奴雖又威脅,但其害不及關內,整個長城西有蒙武將軍,中有李牧蒙恬,有此三人,關內斷無安危。”

嬴政聽完,不由微微點頭。

李信接著說道:“而滅楚則不同,如今,中原格局已然一變再變,跟不上格局,便會失國,我等如今便是乘著楚國未穩,直插壽春,楚國必難防範,可一旦秦國改變策略,先行攻打匈奴,則給了楚國喘息之機,有了如此多的時間,其必然會部署周全,防範秦國,隨後,一旦秦國在北方無法建功,楚國若是乘機一旦北上,秦便腹背受敵,實則,攻北,秦無好一處取利,攻南,則可一定天下。”

“末將以為,李信將軍言之有理!”

“末將附議!”

朝堂上的新銳將軍,紛紛出言。

熊啟怒道:“將軍此言,也未免將秦國的社稷太過於兒戲!”

熊啟對著嬴政道:“大王,匈奴南下,攻取東胡林胡之地,此番,更是占據陰山以南,整個長城以外,只有河套一地歸屬秦國,這一點,想必便是眾位認為匈奴不足為當下大患的道理,然而,臣卻以為,諸位將軍怕是都有些求功心切,忘記了長城的一些地方,而這些地方若是忽略,便等於將北方之患自蒙雙眼,攻伐楚國必成大患!”

嬴政頓時道:“相邦所言,乃是指陰山藍田,以及易水長城?”

群臣恍然大悟。

熊啟道:“不錯,若是以往,三處長城,分屬三國,三國各自為陣抵禦胡人,而藍田大營,易水大營,更是守衛長城缺口合計也有一千余裏,如此狹長的空缺,如何能知曉匈奴此番不會乘機攻來?若是我秦國先行攻楚,而不解決北方大患,一旦匈奴入關,攻破兩處缺口,整個天下,將會陷入何等動亂,到時,我等便是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