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潁川大亂背後的目的!(第2/2頁)

熊啟不可思議的看了看負芻。

心中是非常佩服這個庶出的弟弟的。

此時,他終於明白,這麽重要的事情,君父怎麽會讓他來。

可見,在來秦國以前,負芻必然是說服了楚國上下朝臣。

這其中的好處很多。

比如,一旦變法實施,他熊啟就成為秦國權利最大的人,甚至一舉超越蘇劫,而宗室也會因為對他感恩戴德支持與他。

讓宗室和楚國臣子徹底的綁在一架馬車上。

成為秦國新法的推動者。

然而,天下百姓因為從此以後,會少受秦法之苦,亦也會感恩於他。

秦國此時,又會因為陷入變法之繁,作為母國的楚國,也會乘機抓緊時機強大起來,數十年後,秦國對楚國的威脅也自然少了許多。

也就是說,一旦實行儒家的王道寬法。

百利無一害。

熊啟頓時上了心。

細細思考起來,期間,負芻並沒有出言打攪。

良久,熊啟忽然問道:“即便你的變法可行,但秦土上下,無人傳言秦法之失,無的放矢,此乃大忌,空言變法,有亂國之嫌,即便是本相,也擔待不起,你有何辦法?”

熊啟被負芻說動了。

但是,你讓熊啟忽然跑出來對秦王說,我們變法吧,這肯定不可能的。

一旦說了出去,怕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你的目的何在?是為了什麽?就說為了秦國強盛?難道現在秦國不強盛?

或者說,秦國遇見了什麽事情了?非要變法不可,師出無名。

負芻笑道:“大哥放心,弟弟已安排妥善。”

熊啟頓時驚愕地說道:“你安排好了?你如何行事?”

負芻笑道:“法家韓非,如今何在?”

熊啟問道:“此人在潁川,韓國故土。”

負芻接著說道:“韓非,在五蠹中,寫過這麽一句,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在秦國的法制下,視儒和俠都是敗類和蠹蟲,可見此人對儒家的仇視,或者說,是蔑視!”

“韓非一去潁川,對儒,俠便開始大勢清理,他先讓讀書人和俠士在潁川全郡境內自行登記在冊,逾期不登記者,查獲立刻斬首,然而,登記過後的儒士和俠士卻被他全部充入軍中,隨後,他真的殺了那些沒有去登記的人,韓非至潁川以來,幾乎天天都有人被殺!怨聲載道。”

“然而,秦法之中,庶民但凡棄灰者,無不被烙印毀面,潁川全境之內,哀嚎遍野,百姓受其苦,卻敢怒不敢言,此等境遇,不正如百年前,秦民受秦法之苦於水深火熱之中那般無二嗎。”

棄灰。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亂丟垃圾!

在秦法下,棄灰者會被烙面,可見秦法之苛刻。

然而,棄灰只是秦法最輕的刑罰。

負芻說道:“韓國,雖然也是法家治國,但是,和秦國不一樣的是,申不害只是針對了權貴,並未針對庶民,而商君的秦法卻是針對朝野上下,無人可置身於世外,弟弟的老師孔鰱在儒家中頗有聲望,此時便在潁川,此前剛抵達新鄭,儒家門生六百人,無不跪地痛哭,呵斥秦法無情,紛紛出言,讓老師主持公道,可見韓非治下,秦法之惡,尤勝於古。”

“然,惡必有失,如今,潁川新鄭城中,儒家弟子,百姓十余萬紛紛對抗韓非的秦法,痛斥此人身為韓人,卻做秦國的酷吏,可見情形之緊促。”

熊啟張大了嘴。

喃喃道:“好厲害的謀算。”

面前的負芻,利用了韓非治潁川的弊端。

刻意讓儒家弟子出來搞事。

秦國新進土地,不敢隨意的殺儒家之人。

重要的是,潁川那是什麽地方,曾經韓國的國都,儒家的唇舌他是知道的,此番,帶動了百姓,就更加難以治理了。

而且,其根本目的,並不是在潁川。

而是在鹹陽,讓王道寬法,出師有名了。

法家和儒家,那是義理上的南轅北轍。

尤其是韓非這個法家大成者,更是將儒家看作五蠹之一。

熊啟道:“百姓和儒生敢無視秦法,你就不怕,大王一聲令下,盡數誅殺?”

負芻笑道:“秦國當年誅殺七百人於渭水,都被列國稱喝罵了幾十年,更被稱之為暴秦,如今六百儒生和十幾萬百姓?秦國豈能不知,殺也無用的道理?”

負芻正色,繼續說道:“如今潁川大亂,皆因秦法,韓非不敢妄動,此事應該已然傳到了鹹陽,而且,不日之後,老師便會率六百儒生,抵達鹹陽,向秦王進言秦法之失,於天下不利,社稷不穩的道理,到時,朝野動蕩之下,兄長便可趁機提出王道寬法之說,其後,負芻自會說服秦王,讓秦國變法,大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