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六零村醫(10)(第4/6頁)

楊母真是什麽都替閨女想,點點滴滴都想到楊清的前面。

母女倆說著話,突然外面想起了動物奔襲的聲音。

接著所有人都聽到巨大的一聲“砰”。

楊父趿拉著鞋子,用最快的速度跑出去,出了院門,像是被別人按下了停頓鍵似的,楊父愣在了原地。

呆傻的愣了半晌,才動手拖著一只野羊走進來。羊還沒有死,還有一點點氣息,微弱的掙紮著。

被楊父一把抓住兩只腳,就這麽拖了進來,還對屋內喊著,“建國,去喊你爹你叔他們都過來這邊。”

“哦。”楊建國停下手中的工作,穿好鞋子,快速的朝老宅跑。

此時,老宅內堂屋 炕上,三個女的一邊,在做針線活。三個男的一邊,坐在一起閑嘮嗑。

這邊,除了楊清,其余的全下炕,去到外邊兒,看稀奇。

楊父正與楊母說著,“你去瞅瞅,外面的院墻上還有血跡,這羊真傻,朝著石頭墻撞來。這下連小命都丟了。”

楊母看了眼裏面的閨女 ,小聲的教待幾個孫子孫女說,“不許到外邊兒說,知道不?”

就連最小的建兵都曉得,捂著小嘴保證,“奶 ,不說,有人搶。”幾個字說的很明白。

護食的孩子一個。

再就是大些的建華,建民帶著弟弟妹妹說道,“爺,奶,我們保證不說。”

說完,幾個孩子還捂著小嘴,咯咯的直樂。她們知道今兒又有肉吃。

楊建國回來的時候,老宅的人全來了。

一連串。

好家夥,一頭野羊有殺完還有五六十斤,羊皮完好無損的被剝下來。

下午,家裏三個嫂子在這邊廚房可是忙的飛起,做事都帶著笑,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用楊母的話說,那是幹活都有勁。

廚房裏,三妯娌說到最近小姑子畢業以後的家裏的改變:

“還是小妹厲害,從她回來以後,咱家才算是吃的好些。”

“那也是小妹有本事,沒有小妹帶回來的那些,咱家就是想改善夥食也沒法子。”

“大嫂,你說小妹買這房,咱爹娘真沒有出錢?”老三家的不信,平時二老多偏著小姑子,哪個看不見啊。

按照二老一貫做法,肯定要出啊,恨不得出大頭才對,這不出錢,她怎麽那麽不信呢。

大嫂張桂花小聲的說道,“老三家的 ,你說話聲音小點。別讓爹娘聽見了,讓爹娘聽見看娘咋削你。

我覺得不是爹娘不願意出,是小妹不願意他們出。爹娘的性子,會傾家蕩產的幫小妹買屋。只是想傾家蕩產也買不起,你們家的那位難道沒有給你們算過,這些年咱家花了多少錢?

咱家也沒有什麽進錢的路子,前幾年什麽年景,你們也是明白的。誰家會有幾百塊錢,咱生產大隊有一百塊錢活錢的人家一只手都能數出來。”這些人家肯定是家裏男壯勞力多的家庭,到了年底一年下來,工分折算糧食以後,還能有五十塊活錢分的人家,全村也不會超過五戶人家。

相對的壯勞力多,分到每人手中也沒有多少,現在也就是沒有分家,整合在一起才覺著多。

分開其實也沒有多少。

楊家也不會有多少錢,之前還有人在城裏讀書,那也是一筆開支。

頓了頓,楊大嫂繼續說,“咱家能有多少活錢,我是不知道,但他們三兄弟都能算出來一個大概。我想是小妹不願意吧 ,小妹畢業以後,好似長大了不少,懂事多了。

我覺得蠻好。”

一直沒有說話的老二家的幽幽的說道,“大嫂,你是覺得小妹好,建國可是跟著他小姑一起吃住,當然覺得小妹不錯蠻好的。”

語氣酸酸的。

楊三嫂聽了,也有些酸,是呀,三家六個孩子,只有老大家的長子跟著小姑子住好屋。

其余的還是住在老宅,說得了多少好處那倒不盡然,可要說沒有得到好處,也不對。

楊大嫂聽了兩妯娌的酸言酸語,知道她們的意思,笑著說,“你們說這個,我倒是要好好說道說到。

小妹為啥讓建國跟她一起住 ,二弟妹三弟妹難道不明白。

小妹一個人住,不說爹娘就他們兄弟三個也不放心。爹娘不願意住過來,小妹也不能讓她幾個哥哥住過來吧。

畢竟幾個哥哥都是成了家的,選來選去,當然是建國的年歲最合適。

建國十二歲,比小妹也只小了幾歲,也是個半大的孩子,有點什麽事,不說幫忙,至少能給我們傳點話吧。其余的就只有建民九歲,雖然也不小,但讓他一個人給小妹作伴,還是小了點吧?”

這事,她覺得還是自家兒子最適合,當然也當仁不讓。

別看給老宅節約的糧食歸一大家,可建國跟著小姑子吃的好,油水多,零嘴也多時不時的建國還能留點自己攢下來的零嘴給弟弟妹妹們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