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偶遇(第3/4頁)

董香香一點都不想因為幾塊兒點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她想來想去,還是不要把點心帶回去了。

牛車回村的時間還早,董香香幹脆就提著點心籃子,去了那條最熱鬧的巷子,找了個角落裏的空位站著。

旁邊擺攤的人見她面生,就忍不住問道:“姑娘,你這是打算賣什麽呀?”

“點心,我家傳的點心手藝,最適合在過年時候吃了。”董香香老老實實地說道。

“你能打開籮筐,讓我見識見識麽?”那個小商販又問。

“行呀。”董香香說著,就打開了籮筐蓋子,周圍的小商販都看過來,一看這新鮮玩意都愣住了。

只見一個個小巧的豆粉卷子,整齊地擺在幹荷葉上,上面還貼著一個紅色的山楂條,站得近的人甚至能聞到一股撲鼻而來的豆香味。

有人沒見過這玩意,就忍不住開口問:“這是什麽呀?怎麽跟槽子糕和酥餅不一樣呀?”

有那有見識的人就說:“你懂什麽,這是驢打滾,這年頭可少見了。不過,京城裏應該有賣的吧?”

旁邊人接口道:“驢打滾我見過,別人家做得比這個大好多呢,也不如這個做得漂亮精巧。還真沒見過驢打滾上面蓋山楂糕的。”

有人就忍不住問:“姑娘呀,你這個驢打滾怎麽賣呀?”

董香香開口道:“4毛一個。”

站在一旁的商販聽了這話,不免大吃一驚。“什麽,一個小卷子你賣四毛?這也太貴了吧?好的月餅才3毛一個,差點的才賣2毛錢。你這小丫頭隨便做個點心,就敢賣4毛?你當錢是風刮來的?”

他這麽說其實是看董香香臉嫩,抹不開面子說話,想逼董香香降價。然後,再買幾個回去嘗嘗。周圍圍觀都是買賣人,自然明白他這一套。大家也不吭聲,請等著撿小便宜了。

可偏偏董香香就像個悶葫蘆,她似乎根本就不懂做生意的這套“規矩”。看著周圍的人都不說話了,她就只當這些人都對自己的點心沒興趣了。隨手就又把籮筐給蓋上了。

正在這時,人群外面有人說了一句。

“這籃子裏驢打滾我都要了,你隨便開個價吧?”

董香香聽了這話,差點繃不住勁。原來這七十年代末,也有土豪包場的?而且,這聲音這語氣她聽著有點耳熟。

總覺得有點不對勁,董香香忍不住擡起頭,向人群外面看去。

這一看,她頓時就呆住了。

另一頭,想砍價的小販也跟著急眼了,回頭怒罵道:“憑什麽你全要了?懂不懂先來後到啊?”

待到看清那人的模樣,他那滿口的牢騷反而堵在喉嚨裏了。

只見那年輕男人兩條似蹙非蹙的劍眉,一雙看透世間人情的桃花眼。他剛二十多歲的年紀,骨子裏帶著一股的內斂的清貴風流。

這樣一個男人放在舊時,說他是王孫公子也有人信。可惜,站在當下,卻像是錯生了時代。他雖然身上也穿著具有時代特色的綠軍大衣,卻與周圍的人有些格格不入。

於是,一時間,他就硬生生地被那沒見過世面的小商販,誤認為是無事生非的小痞子。生怕惹毛了他,就會招來一群小流氓過來搗亂。所以,到嘴邊的怒罵也沒罵出來。

那人可不管這些人怎麽想,他雙目一眯,冷笑道:“你不是嫌貴麽?我不嫌貴。這麽好的點心你有臉砍價,打量著人家小姑娘身邊沒大人,就欺負人想占便宜。你也不想想,哪兒那麽多便宜給你占。那小丫頭這點心隨便開價,就算翻一倍也值得,這筐驢打滾我包了。”

一時間,周圍的商販聽了他的話都傻了。這是哪裏來的冤大頭呀?不還價不說,還待主動加錢的。

站在人群後面的董香香也徹底傻眼了。只是,她並不是因為這個價錢,而是因為眼前這個年輕的男人。

董香香熟識得是,30年後,習慣性把花白的頭發梳成背頭,露出腦門上擡頭紋,鼻翼間架著一副金絲眼鏡,骨子裏帶著一股學者傲氣。一言不合,就敢在電視裏把知名專家辯論的謝三爺。

而不是現在這麽一個,穿著軍大衣,帶著護耳雷鋒帽,看上去隨時都跟人動手,還能隨手招來一幫人的憤怒青年。

曾經可以算是唯一的朋友。在她生命最後一刻,幫她找最好的醫院最好的大夫,想要照顧她最後一程,卻又被她拒之門外的朋友,竟然跨越了三十年的時間長河,再次走到董香香的面前。

明明是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的一個人,可他當風華正茂之時,用那雙帶著霧氣桃花眼凝視著她的時候,一向冷心冷情的董香香,竟也開始亂了心跳。

沒辦法,她三十年後的糕粉——謝老頭變化實在太大,一時間,董老太太有點接受不來。

由於董香香眼睛裏的情緒實在太復雜了,有感激,有敬重,也帶著些許說不出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