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回首詼諧釋古疑(第2/4頁)

“亞空間是實體宇宙的鏡和影,互相影響。這裏有一個重點,亞空間中,時間並非是線性的。比如說S姐(色孽),原諒我不提那四位的本名,祂們的力量遠比你們現象的強大,過早的跟祂們直面,對我沒好處。”

“眾所周知,S姐是艾爾達靈族浩劫之殞事件後誕生的。但從亞空間的角度看,不是這樣的。那個位置早就虛位以待,一直在孕育著、積累著,其性質也早就定性,浩劫之殞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

“同理,帝皇說代表的概念,也同樣早就存在。只不過呢,宇宙萬物生而不平等,眾生皆苦,負免精神能量巨大,所以現有N爹(納垢),再有老K(恐虐),後有T大(奸奇),最後是S姐。除了負向,還有正向,帝皇能代表一部分。”

“說到這個,國教這邊還是要裱一裱的。神化帝皇,有愚信者,也有虔誠者。雖然帝皇那邊並沒有一個完善的信仰體系,收聚信仰之力,轉化為神力,再通過神職人員反哺民眾,但終究還是有用的,帝皇在亞空間宛如太陽,被帝皇之光直射的地方,一般惡魔會蒸發,就連邪神,也不願意與帝皇直視。”

“當然,這不等於說帝皇比邪神還強,而是邪神不認為那樣的消耗有意義。基層的博弈,才是關鍵。”

“然後說說我,我所屬的類別,不在這個體系之內。再進一步的說,我代表的超凡力量,跟眾生之年沒有必然關系。而是亞空間力量的一種。”

“亞空間力量有許多種,我們以人作為衡量標杆,分出正負,正的,就是對人有益的,負的,就是對人有害的。當然這很粗陋,因為實際當中的情況要復雜的多。能益人的,也能害人。但人的屬性是偏向正的,我稱之為陽光生物,天然跟正向的親和力較高,跟負向的親和力低一些。”

“精神能量,作為一種特殊的力,可以影響、甚至駕馭超凡力量。負面的精神能量跟負向的超凡力量更親和、反之亦然。”

“四邪神,是負向精神力量孕育誕生的。是眾生之念系的,帝皇也受國教的宗教信仰之力影響,同樣是以本念,駕馭親和力高的眾念,馭使親和力高的正向超凡能量。”

“而我,代表某種超凡能量,具體的說,就是聖光。是光之力中的一種。這個概念,就涉及到另外一種神靈,原始神靈,構建宇宙萬物的力量,孕育原始神靈。但在這個宇宙,由於基礎法則的關系,原始神靈孕育艱難。最早誕生的原始神靈,不是自超凡力量中孕育出的,而是誕生於恒星的智慧體星神。”

“星神之後,便是古聖,網道的創建者,蜥蜴人是他們的助手,艾爾達聖靈、歐克獸人是他們創造的工具人。古聖之後是懼亡者,它們曾自不量力的向古聖發起挑戰,也就是傳說中的天堂之戰前半段。失敗後,他們去找星神,星神賜予他們活體金屬,將靈魂轉移其中,獲得永生。但這實際上是個騙局。簡單的理解就是,我答應賜你永生,但沒答應你永生後的你還是個人。”

“但不管怎麽說,星神+懼亡者,戰勝了使用魔法+科技的古聖,不過古聖的毀滅,卻是為獲勝而弄險,卻無意中放出的亞空間邪物所導致。”

“懼亡者的領袖之一沉默之王,曾親眼目睹星神在懼亡者們換軀之後,針對懼亡者原本的軀體使用超凡力量,榨取生命之力,大快朵頤。於是他知道,與靈魂與活體金屬合一的他們其實犯了錯誤。”

“這個認知,導致沉默之王在天堂之戰的後期一直處心積慮的做準備。關鍵時刻,他們對星神發起進攻。當時星神因跟古聖作戰而精疲力竭,然後就被擊敗了。但星神是原始神靈,代表著宇宙的一種基礎力,除非宇宙魂滅,否則不會徹底消亡。於是,懼亡者們建造思維迷宮,囚禁星神碎片。”

“天堂之戰後,懼亡者因星神的獨特詛咒,而成為太空死靈,再加上戰爭導致的力量大損,無力與蜥蜴人、艾爾達靈族、歐克獸人抗衡,於是沉默之王下令將殘存的城市改成靜滯墓穴群,全族沉睡六千萬年,再重拾失落的榮光。之後這位王毀掉了控制臣民的指令協議,離開銀河系,去尋求慰藉與懺悔。”

“蜥蜴人麽得感情,是古聖的助手。執行古聖之命,包括遺命。而且很強,邪神對這種難啃又不會產生祂們需要的負向精神能量的存在沒興趣。”

“歐克獸人是戰爭機器,它們看似落後,但尖端的科技+魔法,已經被古聖寫進了基因中,所以它們往往能玩科魔產品,各種不講道理但就是能用,如果只從科技的角度去解析,會讓人懷疑人生。”

“歐克獸人思路單純,且靠著這種單純,誕生了它們自己的神,搞哥和毛哥,並相互成全。蠢開心以及另類,邪神同樣對它們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