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節 變化(第2/2頁)

從小吃水稻的,一輩子都吃大米,從小吃小麥的,一輩子吃白面,吃粟的,做夢都會想著小米飯,都快成了深入到骨子裏的烙印。

只有吃飽吃好了,才能夠有足夠的精氣神面對各種挑戰,所以才有“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句老話,又有“不吃飽怎麽有力氣減肥”這句新話。

孫書輝的這個決定贏得了考斯特公務車上所有人的一致好評。

不過這筆費用卻是AA制分攤,僅限於醫療隊的十個人,為此每個醫生的那點兒有限津貼全給搭進去了,這一趟不僅沒有保本,甚至還倒貼了不少。

黔南省衛生廳的陸力,折樓縣幹事,考斯特公務車的司機和百口鄉的會計也想出錢,卻被孫書輝生生婉拒了,讓他們跟著一塊兒沾光。

畢竟這是醫療隊自己的決定,並不在原來的招待計劃內,政府部門經費一向十分緊張,怎麽能硬拉著別人額外支出呢?

更何況黔南省的經濟情況比不過錢江省,公務人員的工資收入更是沒法兒比,就越沒有理由綁架了。

對於醫療隊的十位醫生而言,多四雙筷子,並沒有太多的壓力。

沒錢時手緊,有錢時手松,李白這會兒正處於土豪階段,沒少往車上加塞好東西,整支的大火腿,硬是堆了五條。

這是加餐!

孫書輝醫生表示很滿意,年輕人相當上道的很。

大鐵鍋,電磁爐,電飯煲和大容量戶外移動電源的組合,直接在路上就能把一頓飯給解決了,各種類型的煲仔飯可以了解一下,順便還能炒個小菜,煮個湯什麽的。

有時候在飯點兒上,半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考斯特往路邊一靠,運氣好些的,或者找到一條小溪,就地直接開夥,說什麽都不能虧待了這頓飯,保證一天三頓飯都能夠準點兒。

包括孫書輝在內的幾位醫生都在感嘆,他們低估了這一次醫療下鄉的艱苦,可是李白醫生卻什麽都想到了,路邊野炊,倒是別有風味,艱苦反而變成了野趣。

“前面路口左拐就是東王鄉,第一個就是連南村。”

自打知道李白有信件要送到東王鄉連南村,作為地頭蛇的朱幹事,專門為他提示了前面的路。

“不著急,先去鄉政府報到,然後按照行程走下來。”

李白可不想為了自己手上的那一封信而打亂了醫療隊的預定行程。

自己一個人到村裏送信是沒有問題,可是把醫療隊一塊兒帶下去,村裏老百姓會怎麽想?當然是很高興,可是鄉裏其他村子會怎麽想?肯定有怨氣啊!

醫療隊到這裏來是送醫下鄉,不是來搞事情的,弄的大家都不高興又是何必呢?

就在這會兒,朱幹事身上的手機響了,他看了一眼屏幕連忙接起來。

“喂,林科長,有事?……巧了,我們剛到東王鄉,正到連南村的路口呢,準備到鄉街道上去……啊?你在連南?要具體怎麽個安排?嗯嗯!好吧,我們就拐個彎,先到連南!”

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朱幹事指了指前方的路牌,說道:“師傅,待會兒往右拐,過石橋,先到連南村。”

接著他又跟電話說道:“林科長,你等著啊,我們這就過來!”

放下電話,轉回頭對李白說道:“巧了,咱們縣扶貧辦的林新華科長就在連南村視察,先改個路線,從連南村開始怎麽樣?”

既有計劃趕不上變化,又有縣官不如現管,扶貧辦的頭頭就在左近相召,他這位小幹事只好老老實實的領著醫療隊去報到,林科長傾聽民生疾苦,當即解決群眾困難,這個忙不得不幫。

連縣電視台的人都在,這是很明顯在刷政績啊!

“這樣啊,還真是巧了!”

李白點了點頭,他也沒有想到事情發展竟然會這樣,實在是太巧了。

“不好意思,陸主任,我們需要臨時改變一下行程,等到了連南村,咱倆再商量新的路線,您看怎麽樣?”

之前定下的行程計劃臨時變化,朱幹事只好先向省裏來的接待人員陸力陸主任告罪一聲,以免流程銜接上出現差錯。

畢竟陸力是要將醫療隊的工作情況跟蹤報告給省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