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節 考古現場(第2/2頁)

托著羅盤的風水大師周水根跟在李白的身後,仔細觀察著周圍,時不時掐指細算。

緊挨著三層樓高的墳丘,被考古隊打開的地洞口有巖石台階逐級而下,裏面亮著燈光,有如白晝,倒是沒有什麽鬼氣森森,反而遍布塵土,因為通了兩天風的緣故,倒是沒有什麽腐朽的惡劣味道。

台階盡頭,臥著石牛石馬,一頭朝著墓室內,一頭朝著台階,代表著生與死,牛馬附近有土洞,裏面放著早已經幹涸的蓮花石燈,共有十六盞,隱隱應對正反八卦。

有賀蘭山擋著來自西北方向的寒流,朔方地域幹燥而溫暖,光照充足,有點兒像地中海氣候,西夏古墳丘雖然以黃土堆壘,卻並沒有因為風雨侵蝕而消失,時隔千年之後,墓室內依舊保持著幹燥,不見一絲潮意。

絕大部分祭品都已經裝入恒濕充氮氣囊,送出墓室進行妥善保存,剩下的一些覆蓋著厚厚的塵土,一時半會兒並不急於運走。

為了避免誤觸損毀文物,墓室內用細繩做了許多隔離工作區和通行道。

巨大的青銅棺槨位於墓室正中央,附近站立著一些約半人高的男女瓷俑,面目惟妙惟肖,衣角飾品線條十分清晰,寓意讓這些瓷人仆婢在陰間繼續服侍墓主人。

救援小組中有人看到李白在打量石基台上那座如同小轎車般大小的青銅棺槨,主動介紹道:“琉璃佛寶青銅棺,刻有輪回經文和文殊菩薩像,不過裏面卻是空的。”

李白望著有些微微發綠,但是鎏金層依舊完好的青銅棺說道:“空的?打開過了嗎?有沒有粽子?”

“不需要打開,用超聲波探測就能知道裏面有什麽東西。”

那人是考古隊的一員,諸教授的助教,冒著極大風險加入了救援小組。

代價是如果能夠生還,回去後將會得到職稱評級推薦,也算是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的待遇。

沒有重賞,又何來的勇夫。

導致兩名考古隊員失蹤的地道口就在棺槨後方,那是一道畫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彩繪石墻,近千年的時間,礦物顏料已經變得有些黯淡,但是精美的畫工卻依舊清晰可見。

李白跨過隔離攔繩來到石墻前,伸手按在一幅地藏菩薩像前,輕輕一按。

就聽到哢嚓哢嚓的聲音不斷響起,他按住的石墻緩緩往後退去,隨即往左側滑開,一股陰冷的微風撲面而來。

石墻,準確的說,應該是石門內暗藏著古老的機械結構,經過漫長的歲月依舊保持著順暢的運行,機械構件中間的潤滑材料或許並不是會慢慢變質的油脂,而是石墨粉。

與潤滑油相比,石墨也是一種性質十分穩定的潤滑材料。

撲面而來的涼風表明,地道內有通風,正因為如此,考古隊才並沒有輕易放棄。

畢竟在地下空間內,最致命的不是殺人的機關,也不是防不勝防的毒蛇毒蟲,而是密封環境下的空氣,使人窒息或者中毒。

啪!

一盞低功率LED燈亮了起來。

隨著救援隊一起進入地道的,還有三輛手推車,上面放著近一人高的線軸,一邊走,一邊放下電線和光纖,每隔一段距離便放下一盞0.5瓦的LED燈,照亮地道內的空間,逐步將光明帶到更深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