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板磚,上(第3/4頁)

蕭清平謙虛的笑笑,“我也就跟在後面瞎搗鼓,哪裏比得上想出點子的人?”

走在最前面的人才是最聰明,功勞最大的。

樂怡得意的揚了揚眉,說的就是我!驕傲!

吳小青被她逗笑了,這孩子有時很成熟,但有時特別孩子氣。

等樂國榮帶著兒子回來時,攤位上的手工制品清空了,換來兩麻袋的東西。

夕陽西下,蕭清平不敢再多耽擱,車子要趕不上了。

樂國榮一家幫著將兩麻袋送到車站,一起等車來了,將麻袋送上車,樂國榮還特意跟司機打了一聲招呼,幫著照應一下。

為此還送了司機一大包蔬菜,司機自然是高興的答應下來。

就這樣,樂怡一家每天上午走親戚,下午趕集,蕭清平則傍晚來取貨,拿到縣城趁黑賣出去。

他從不在一個地方多待,每天都換一個地方,跑遍了大街小巷。

過年時城鎮居民樣樣緊缺,蕭清平的貨填補了這個空缺,所以賣的特別好。

到了正月十五,他賣掉最後一批貨物,還有些戀戀不舍。

這麽賺錢的路子就這麽結束了?有一點不甘心。

市集收了,但可以去鄉下收雞蛋,拿到縣城賣呀。

蕭老爺子一聽這話,臉色一下子嚴肅起來,“你不上學了?來來回回要四個小時,賣貨要二三個小時,你還有時間學習嗎?”

蕭清平第一次嘗到賺錢的滋味,一時之間難以收手,“初中的書我都看過了,不難。”

功課對他來說,太簡單了。

蕭老爺子眉頭緊皺,嚴厲的說道,“風險太大了,記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我們要好好的活下去。“

蕭清平輕輕嘆了一口氣,這才收回心思。算了,安全要緊。

蕭老爺子也想嘆氣,孩子太聰明了不好教。

“去盤賬,明天跟樂家把賬交割清楚,應該賺了不少。”

蕭清平不用算也知道賺了多少,臉上帶出一絲笑,“知道了,明天樂怡一家子和李大夫都會來,爺爺,我們做點好吃的吧。”

大過年的蕭家祖孫也沒有吃肉,省著點花,整天吃面疙瘩,省時省力,還方便。

“好,吃餃子。”蕭老爺子對自己苛刻,但對恩人很大方。

這年頭,白面餃子是待客的最高禮節。

“太好了。”

第二天,樂怡一家來了,加上李大夫,一共五個人,擠進這間小小的屋子,一下子擁擠起來。

樂家沒有空著手來,帶著很多東西,全是最實惠的米面油,自家種的蔬菜和雞蛋。

上門做客自帶糧食,大家都這麽幹。

李大夫也帶了一些常備藥和糧食,雖然說大過年送藥不吉利,但對於頭醒腦痛忍著不去看病的蕭家祖孫來說,是天下甘霖,非常珍貴。

蕭老爺子連連說他們太見外了,樂國榮只是拉著他的手就一個勁的誇蕭清平能幹,特別能吃苦。

一個年紀不大的少年來來回回折騰,光是路上顛簸就夠嗆,還要天天賣貨,是個有毅力的。

蕭老爺子是個愛熱鬧的,難得有這麽多人上門做客非常高興,泡了糖水給大家喝。

向來冷冷清清的屋子一下子熱鬧起來,有了人間煙火氣。

吳小青帶著兒子做餃子,樂然只要一看到白面就走不動路,眼巴巴的盯著,哪都不去。

蕭清平拉著樂怡算賬,兩人都是心算高手,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

每天的營業額在十幾塊左右,十五天下來共賺了210塊,成本幾乎忽略不計。

普通工人月工資在22塊左右,他們等於賺了一年的收入,很可以了。

樂怡要分他四成,他堅持不要,只肯拿三成,最後推來推去他拿了65塊錢,這足夠祖孫倆一年的生活費了。

當然,僅僅是生活費,省著花,能保證吃飽。

要是生病吃藥,那是遠遠不夠的。

吃了一頓豐盛的白面餃子,大家一起去宋主任家拜個晚年,維護一下關系。

樂家是不想中草藥這個渠道斷了,而蕭家祖孫能搭上一個醫生太有用了。

宋主任的妻子是中學老師,聽過蕭清平和樂怡的名字,見他們長的好看又出色,待他們很熱情,泡了麥乳精給他們喝。

樂國榮笑吟吟的送上年禮,“最近實在太忙了,一直抽不開身,這麽晚來拜年,實在不好意思,也沒帶什麽好東西,就幾個自家雞下的蛋,自家種的菜。”

還有曬幹的磨菇,山裏的竹筍,都是一些土特產,不怎麽值錢,城裏人卻很喜歡這些東西。

宋主任笑著收下了,轉頭就給樂怡姐弟和蕭清平發了一個大紅包。

蕭家也帶了些東西,不貴重,卻家常必需品,這段時間蕭清平在集市上也掏了不少好東西,手頭也有了錢,寬松了很多。

李大夫跟宋主任是師兄弟,就沒有那麽多禮節,送了糖果和餅幹給他家孩子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