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2/3頁)

康熙視線轉向五阿哥胤祺的。胤祺或許自小在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身邊長大,比起胤禛寫出來的建議更顯仁厚溫情得多,就是手段建議計謀上略顯稚嫩粗糙——要是兩人能夠中和一下就好了。

康熙暗暗扼腕不已。

他仔仔細細在胤禛和胤祺的名字上畫了圈,康熙決定讓兩人一同去大理寺、都察院和戶部轉一轉。

研究完兩個兒子的卷子。

意猶未盡的康熙順勢翻開胤禟的卷子,論述題內的答案讓康熙眼前一亮,他眉飛色舞看得入迷,只恨不得立刻將朝中大臣們集聚在一起好好商量商量。

就在此刻陳廷敬冷不丁的開口:“微臣鬥膽,有關於九阿哥之事想稟告於皇上。”

在旁邊朝太子胤礽擠眉弄眼,各種討好的胤禟微微一怔。他下意識朝著一臉肅穆的陳廷敬看去,眉宇間寫滿了疑惑。

回想最近……

自己應該沒有在上書房鬧什麽事端過?

康熙有些驚訝的擡起頭。

他深深注視著陳廷敬:陳廷敬性格康熙清晰明白得很,他為人磊落,明事理,絕非亂說話的人。

曾有其親戚因貪汙枉法案發,陳廷敬非但未曾因私廢法,甚至果斷大義滅親,後又上表請辭。此情此舉深入康熙之心,兩袖清風為官清廉也素來讓康熙對其頗為另眼相待。

也正因此,在陳廷敬擺出一副嚴肅的架勢之後康熙也下意識地挺直脊背,不著痕跡的瞥了胤禟一眼後沉聲開口:“陳愛卿請說。”

“九阿哥正是需要引導教育之歲數。打從熊貓入宮以後九阿哥便一心沉迷玩樂,只記得熊貓別事一律不做……”

陳廷敬的苦水猶如開閘放水,一開始說就變得沒完沒了。太子胤礽雖然知道胤禟一心掛在熊貓上,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會惹得陳廷敬也如此不滿,立在旁邊驚得是瞠目結舌。

偏生胤禟還不服氣。

他嘴巴翹得老高:“陳師傅,本阿哥的功課可沒有落下,回回考得都是第一。”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九阿哥心思全放在熊貓之上,自打回宮以後就連景山田地,雞鴨鵝場也未曾去過吧?”陳廷敬早有準備,一針見血的說出問題所在。

要知道在以前種田養鵝什麽的在陳廷敬等人眼裏也算不上什麽正經事,可是比起沉迷擼熊貓那這些事情好歹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

不說從景山禦田裏研究出來的各色蔬菜植物已端上百姓的餐桌,就是雞鴨鵝場還有奶制品廠的擴大生產也讓蛋類、肉類乃至牛奶制品流入百姓生活之中……

但是熊貓能有啥用?

陳廷敬身後冒出一簇火——只要九阿哥能放下熊貓,就是天天呆在田地裏或是往外跑他都不發言了!

康熙尚且不知道這件事。

只是看了看胤禟心虛的模樣,也就證實了陳廷敬所說之事的確是真。不僅僅康熙皺緊眉心,就是太子胤礽也忍不住驚聲詢問:“胤禟?你在南巡的時候可不是這麽說的!”

沈廷文如今在皇莊上研究稻谷。

按著陳廷敬所說,胤禟竟是一次也沒有去看過?這熊貓到底有如何的魅力讓胤禟宛如變了一個人?

陳廷敬嘆了口長氣:“九阿哥年幼,貪玩也實屬正常。只是學習和遊戲時間都需要均衡,不能一味強調學習而忘記了其他事,也不能因為其他事而忘記學習。”

這一次沒等康熙給予回應,太子胤礽立刻附和:“陳大人所說甚是有理。”

陳廷敬略顯詫異。

要知道九阿哥能在皇宮裏橫著走,其一是皇上其二是太皇太後,這其三就是太子殿下,三尊高墻將其他人的嫉妒都攔在了外面。現在眼見著其中一堵頗為重要的高墻打開了一條細縫,陳廷敬免不了心生感動。

康熙也沉著臉重重點頭。

最近忙於西北戰場諸事,倒是沒有發現胤禟在學習上的問題。

康熙、太子胤礽和陳廷敬指責的視線齊刷刷的落在自己身上,胤禟心虛得很。他羞慚得紅了臉,垂著頭決定要進行深刻的自我檢討。

只是他的話還沒說出口。

太子胤礽比他快了一步,他拱手朝著康熙說道:“汗阿瑪,陳大人所說甚是有道理。胤禟玩物喪志,理應好好懲罰一回。”

“太子所說也有道理。”

康熙點點頭,視線轉向胤禟:“胤禟,你認不認罰?”

胤禟還有什麽好說的。

他乖巧點點頭——甚至已經自發行動挪到康熙身邊,老老實實的趴在康熙膝蓋上。

不就是打一頓屁股嘛!

來……

只是下一秒,胤禟聽見太子胤礽輕笑一聲:“兒臣覺得應該暫且沒收熊貓。”

胤禟:……

他猛地跳了起來。

胤禟震驚的看向太子胤礽,從未想到太子二哥竟是這般殘忍冷酷。

一想到綿綿將要離自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