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無憾 6點半,天光大亮。春季裏……(第2/2頁)

因此,龍向梅得帶著她的裝備,當個人形廣告牌,竭盡所能的宣傳他們縣的好山好水好風情。不過她堅持不穿盛裝,頭上幹幹凈凈,只打了個長辮子。衣服倒是正經苗繡的,挑的卻是簡約版,唯有領口袖口和裙邊有繡花。再戴上個綴著鈴鐺的小銀牌,以及同樣有鈴鐺的手鐲腳鐲,就算完了。好在這一次,她的首飾終於全換成純銀的,沒再拿淘寶38塊錢的套餐糊弄了。

楊文忠看的直搖頭:“別個都是戴花冠的,好遠吧遠的就看見了,一下車大家哈曉得,是苗族人來了。你這是什麽?啊?現在細伢子流行漢服你曉不曉得?你行出去,人家還悟得你穿漢服咧!”

“漢族的銀牌跟我們不一樣。”龍向梅打開化妝盒,一邊化妝一邊答。

“你曉得不一樣,別個又不曉得。”楊文忠跳腳,“不行不行,你去換一身!”

蘇妙雲趕緊攔住:“我覺得這樣挺好。她裙子的款式跟漢服差別挺大的,至於苗侗土家都長的差不多,人家知道她少數民族就行了。現在的網友也不傻,知道盛裝和常服的區別。大老遠的出門穿盛裝,作秀痕跡太重,反倒不好。她清清爽爽的,才像正經還債的樣子。盛裝等她結婚的時候再穿給網友們看也不遲。”

楊文忠糟心的道:“馳寶上學幾年後才回來,等她結婚,黃花菜都涼了!”

蘇妙雲又打圓場:“梅梅你添對耳環,頭發盤起來,帶個日常些的發簪。既不誇張,又能更體現民族特色。何樂而不為?”

龍向梅低頭看著自己深藍色的上衣與黑色的裙子,以及銀牌上浮雕的蜈蚣與蜘蛛,難道還不夠有民族特色?要的就是不經意間讓人驚嘆的效果好不好。她一向是個有主意的人,做好決定的事,誰也難勸。最後只加了對乍看之下不起眼、仔細看過去卻是苗族拉絲工藝的耳環。再化好妝,總算收拾妥當。

家門口的道路過窄,汽車開不上來。大包小包的行李只能靠三輪車運出去。龍滿妹留在家裏看家,楊文忠在村裏盯養殖場的工程,於是跟著龍向梅一起的是蘇妙雲以及趙秘書,加兩個攝像和龍向梅兩個帶司機,恰好坐滿一輛商務車。成堆的行李後備箱放不下,全綁在了車頂的行李架上。

龍向梅心累,她去還錢的心情是很純粹的,結果搞出這麽大動靜,弄了跟拍電視劇一樣。可看看趙秘書,想著滿縣飛奔,不放過任何商機的張國臻和楊文忠,算了,忍!

商務車在平整的國道上飛馳,20分鐘後,開上引道,在高速路口自動繳費,繼而開上了高速。石竹通高速沒幾年,坐在車上的蘇妙雲看著道路兩側的風景,不由生出股恍如隔世之感。以前那些坑坑窪窪的盤山路或廢棄或重修,再難見痕跡了。

高速路、犁田機、直播平台,幾年的功夫,原來只能在電視或網絡上看到的、獨屬於發達地區的東西,慢慢的來到了崇山峻嶺間的偏遠縣城。木結構的房子一幢幢的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混泥土的建築。從最初毫無美感的水泥盒子,到追求品質的小洋樓。石竹縣一點一點的改變著。農村與城市的距離,也在一點一點的縮短著。

城市化進程……

蘇妙雲默默的念著這幾個字。真正的城市化進程,既不是農村人拋棄家鄉,移居城市;也不是城市擴張,徹底覆蓋農村。這應該是個交融的過程,城市有現代化,農村也有現代化。不同的生活模式,卻是同樣的舒適便捷。

當年奮力考上重本,義無反顧離開家鄉的蘇妙雲,本想跟絕大多數同學一樣留在一線城市。但身為獨生女的她,沒抗住家裏人的壓力,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到了家鄉,從此成為了一名基層公務員,日日奔波在泥濘的山道上,再無大學時的光鮮與風采。

曾也有後悔,曾也有怨憤。

但此時此刻,看著車窗前飛掠過去的小洋樓,她輕輕的笑出了聲。一幢幢的樓房拔地而起,彰顯著她的努力沒有白費。或許此生她賺不了幾個錢,但到老去時,回顧過往,大概能理直氣壯的對所有人說,我此生無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