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萬花茶 俗話說,趁熱打鐵。蘇妙……(第2/3頁)

與大家想象的花鳥魚蟲不同,只用了白色繡線的圍裙上,繡著的竟然是個花盆。但又與普通的花盆不同,花的形狀做了抽象處理,花枝左右各挑出一只小鳥,小鳥口銜流蘇,乍一看特別像明朝的鳳冠霞帔的展示。恍然間,讓大家聯想到了會叮當作響的苗族頭飾。

【苗繡居然是這樣子的!】

【鵝妹子嚶!】

【我以為是花花綠綠的那種!這麽素雅的嗎?】

【小姐姐這個有賣的嗎?好好看呀!買回來可以掛墻上做裝飾噯!】

掏出手機看了眼彈幕的龍向梅笑道:“能不能賣?好像也可以。”說著她扭頭看向蘇妙雲,“現在是不是有那種縫紉機,設定程序,自動刺繡的?”

彈幕:“……”

【小姐姐過於實誠了……】

【我梅你醒醒!機繡不值錢……】

【大家都在宣傳手工刺繡,只有我們小姐姐,上來就奔工業化去了。很好很好,很有新中國的氣象!】

【但是機繡的話,確實會更便宜啊。】

龍向梅回答:“機繡不止更便宜,且產量穩定,容易形成規模。現在都2020年了,大工業化不是必經之路嘛!何況我們苗族在山裏,還是比較貧窮的。並沒有發展出湘繡蘇繡那樣巧奪天工的工藝。工業化才能救我狗命啊對不對?”

【捂臉,梅梅的話過於真實。】

【一股濃濃的科技興邦的味道迎面撲來。】

【感覺小姐姐的黨課應該學的很好!】

【我就喜歡這種直白不造作的。來,機繡圍裙給我們安排上!】

龍向梅攤手:“我家沒有縫紉機,我先研究一下。今天的主題還是萬花茶啊,這個我們有工廠,貨品已經在淘寶上架了,立刻能吃的!”

彈幕紛紛說好,龍向梅系好圍裙,走出了房間。因蘇妙雲早跟村裏打好了招呼,此時院子裏擠了不少人。幾個年老的婆婆已經坐在了工作台前,認真低頭的雕起了花。老婆婆邊上,還有兩個小姑娘。

一個是跟著楊春玲湊熱鬧的堂妹楊翠。另一個是只有八歲的同村留守兒童丟丟。她眼睛很大,皮膚又白,是本村第一萌娃。她穿著大紅色的苗族服裝,帶著綴著鈴鐺的小帽子,手鐲腳鐲一應俱全,稍微動一動,就叮當作響。在張意馳的引導下,沖著鏡頭甜甜的喊了聲:“大家好!我叫丟丟,今年8歲了。”

網友們頓時被萌翻。好幾個紛紛在彈幕裏喊,要小妹妹表演節目。

丟丟很是活潑,聽說網友想看她的表演,大大方方唱起了民歌。只是她還小,暫時沒想到把苗歌翻譯成漢語來唱。不過童音清脆,網友們一點不挑剔,聽的津津有味。

【小孩子唱的這麽好,種族天賦無疑了!】

【種族天賦+1】

【羨慕小小年紀有這樣的歌喉。】

【小妹妹以後可以讀音樂專業。】

【不行的吧?藝考很花錢的。之前聽梅梅說他們村還沒全脫貧,他們村都挺困難的。】

【前面的,藝考不適合普通人家的孩子望你知。】

張意馳看著亂七八糟的彈幕有些腦殼疼,趕緊回歸正題,再次聊起了傳說中的萬花茶。山區自古物資匱乏,做蜜餞的原材料少的可憐。早先只有柚子和冬瓜兩種,後來增添了胡蘿蔔。雕好的蜜餞,浸泡在稀釋的石花水中,再和其它的配料一起用文火煮至返青,使綠色的皮與白色的瓤對比鮮明,看起來鮮綠脆嫩。

工藝並不復雜,只是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加了白糖與蜂蜜的甜食,總能利用味蕾,引出苗民們心底的喜悅。以至於到了今天,各色甜品與零食已經唾手可得,但在老一輩心中,萬花茶依舊是他們記憶裏的無上美味。

花鳥魚蟲在老婆婆們的手裏成型,樸實裏沉澱著歷代苗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點點巧思。把拍攝的手機交給蘇妙雲,張意馳坐在了工作台的最角落。這裏剛好能被攝像頭捕捉他的雙手,卻拍不到人。自然又引發了網友們的一輪不滿。

不過張意馳並不在意,他先認真的看了一遍老婆婆們的手法,然後在冬瓜與柚子之間,選擇塊帶皮的冬瓜。萬花茶多半是菱形或者長條形,但也有少量的圓形,或者根據原材料的自然形狀做出來的異形。張意馳手裏的這塊冬瓜皮沒有經過分割,足有巴掌大小。

只見他手腕一轉,鋒利的刻刀隨心而動,齊齊整整的削出了個正圓,把旁邊的老婆婆都嚇了一跳。

“馳寶你的手法可以啊!”

張意馳也嚇了一跳,幸虧本地人不愛喊大名,不然剛才那一下可能就暴露位置了!他定了定神,快速下刀,手底下很快出現了花與蝴蝶的紋樣。作品不算很精致,但作為新手,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鏡頭內外,一片誇贊之聲。淘寶店那邊也有了動靜,一盒盒的雕花蜜餞售出,龍向梅算著提成,臉上笑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