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紅梅流蘇 張意馳心猛的跳動了兩……(第2/2頁)

張意馳不慣走夜路,只好打開手機自帶的手電筒,摸索著向前走。及至走到了家門口,昏黃的燈光與熟悉的飯菜香味同時迎面撲來。張意馳的臉上不自覺的帶上了笑意,擡腳踏入了這被水泥磚圈出來的方寸天地。

“馳寶回來了呀。”龍滿妹率先看到了他。

張意馳笑答:“回來了。”

“梅梅在炒菜,你洗個手準備吃飯吧。”龍滿妹看著張意馳鼓囊囊的背包,笑問,“今天好耍不?”

“還不錯。”張意馳放下背包,拿出了個塑料袋,遞到了龍滿妹手中,“我買了些點心,店家說叫‘發糕’,您嘗嘗?”

“老街的發糕?”龍滿妹眼睛一亮,“他們家的最好吃了!”

張意馳哂笑,原來是本地馳名商標。於是他從塑料袋裏拿了一個出來,徑直去了廚房。龍向梅正在煎豆腐,老豆腐雙面煎至金黃,起鍋,再與青椒一起炒,是鄉間最常見的家常菜。尤其對於條件不好的人家,一年裏起碼有半年在吃這玩意。龍向梅已經熟練的不用過腦子,全憑肌肉記憶都能炒出盤好菜來。

做飯方面,張意馳是半點幫不上忙的。他走到龍向梅旁邊,掰了塊發糕送到她嘴邊。龍向梅想也沒想的側頭去咬,卻在咬住的瞬間差點叫嗆著。

“你掰個發糕都得戴個塑料手套,這麽講究的嗎?”

張意馳理所當然:“我手臟。”

龍向梅抽了抽嘴角,少爺的世界她真不懂,她接著炒菜是正經。

“味道有點像我們那邊的馬拉糕。但更有嚼勁,口感介於馬拉糕與倫教糕之間。以及,香味更濃郁。我覺得是個可以推廣的好產品。”張意馳一邊掰著發糕往龍向梅嘴裏送,一邊說著自己的見解。

“別想了,只有他們家做的好吃,也不知道為什麽。其他家的,跟批量生產的差不多。而批量產發糕的商機已經被別的地方搶占了。你現在如果去外面的湘菜館子吃飯,八成能吃到類似的東西。無非是名字形狀不一樣。”說著龍向梅長長的嘆了口氣,“脫貧攻堅是這幾年最大的任務,各地區都絞盡了腦汁。商機被扒的幹幹凈凈。我們的雕花蜜餞都被隔壁縣搞成了工廠生產,淘寶一搜全成了他們的特產,找誰說理去!”

張意馳:“……”這年頭蒸個發糕都蒸成紅海了嗎?

“怎麽樣?今天玩的開心嗎?”龍向梅盛出了煎豆腐,隨口問道。

張意馳糟心的看了龍向梅一眼,進家門之前他挺開心的,但進家門之後就不開心了。他知道脫貧很難,那麽多基層幹部風雨兼程,頭發熬白了都未必能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但沒有真正接觸到農村之前,從沒想過能如此的艱難。每一種創意,每一條道路,都有無數人在嘗試。小部分人成功了,大部分人失敗了。還有更多的人,剛冒頭就已經被拍死在沙灘上,連試一試的機會都沒有。

飯菜上桌,今天的煎豆腐依舊很好吃。比起大名鼎鼎的客家煎豆腐來,老豆腐煎出來的內部不夠柔嫩,但多孔的結構更有嚼勁且更容易吸收湯汁,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味。加上本地的水質清甜,做出的豆腐格外的香醇。張意馳毫不意外的又幹掉了一大碗飯。

夜幕低垂,忙完一天的村民們終於得以休閑。龍滿妹去了鄰居家看電視,權作消遣。龍向梅今天收工早,不必再出門,疲倦的趴在飯桌上,連手機都沒力氣刷。

張意馳也有過很多次累到不想說話的經歷,於是他沒強行找話題,而是翻出了之前買的材料,在堂屋裏做起了手工。

龍向梅擡頭看了他一眼,見他凝神靜氣的在幹活,一如既往的專注認真。她忍不住輕笑,張意馳平時看著慫裏吧唧的,但每逢工作時,總是一臉嚴肅的抿著嘴,長眉入鬢、眸光犀利,很有幾分高手的氣場。再看他修長靈巧的雙手,好吧,的確是個高手。

隨手用支架架起手機,對準了小心翼翼組裝著配件的那雙漂亮的手。龍向梅與手機支架肩並肩的一起觀看著小哥哥的手工作業,頗覺賞心悅目。

張意馳早在心中構好了圖,現成零配件的組裝難度也不大。半個多小時之後,一對仿寶石的梅花流蘇發夾成了形。

深深淺淺的紅色攢出的梅花透著喜慶,即使風格更接近於漢服頭飾,也很適合過年時候佩戴。

發夾被推到了龍向梅面前:“說好的送給你的,”張意馳頓了頓,強調道,“昂首怒放的雪中紅梅。”

“好看!”龍向梅真心實意的誇贊,“小哥哥你的巧手,夠格出嫁了!”

張意馳顯然還沒習慣如此調侃,耳朵不爭氣的又紅了紅,連忙轉移話題:“你要試試嗎?”

龍向梅含笑應了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