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更適合你 龍向梅心下微顫,接過……(第2/2頁)

很快,張意馳知道多合適了。回來收拾好東西的龍向梅挑起了僅剩兩斤香菜的擔子,走向了與回家路完全相反的方向。然後她在鎮政府門口停了下來,又大咧咧的坐在一家米粉店門口,征用了別人擺在外面攬客的折疊桌。墊上個塑料袋,把兜裏的發卡全掏了出來,重新分揀。

張意馳的手很巧,可做發卡他不專業,有些想法落在成品上,遠沒有想象中的好看,加上材料有限,很多時候不得不湊活。於是,他做的發卡雖然基本都比龍向梅的好看,但全擺在一塊兒時,總有高下之分。

總計13對發卡,龍向梅仔細挑揀著。最後,她選了6對最好看的,再次收回了兜裏。剩下7對,放進了塑料袋後,她沖著張意馳笑:“不介意我拿你的手工去做人情吧?”

張意馳笑:“你不知道做人情的基本原則裏,第一條是不能送別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嗎?”

“我也是女孩子,我也想要最好看的發卡。”龍向梅永遠是大大方方的,她不避諱自己的小心思,也不壓抑自己打算臭美的嬌憨。是個很爽直的姑娘。

“他們今天買了你的蘿蔔,平時幫你應該也挺多的。都送給他們吧。”張意馳原本就溫和的語調,不知不覺間,更柔和了幾分,“回家上網下個單,補些材料,再給你做更好看的。”

扶貧辦和蘇妙雲確實幫了龍向梅很多,很多很多。今天的蘿蔔,往日的白菜。只要看到她在賣菜,無論什麽,都想方設法的盡可能多買。鄉鎮不比大城市,經費有限,從幹部到百姓,誰都是摳摳縮縮的。但他們還是願意來買。龍向梅知道,很多時候食堂根本不需要她的菜。只是食堂阿姨來拖走,再由蘇妙雲他們自己掏錢買,或者幫忙帶個貨賣給其他人。

龍向梅很感激他們,最絕望的時候,同族的親人們在落井下石,毫無血緣的蘇妙雲卻放著自家孩子不管,為她家跑上跑下。是,她是她的政績,她是她的扶貧指標,但她不能不講良心。

然而一無所有的龍向梅除了偶爾能送給他們幾把菜,什麽都回報不了。他們甚至連雞蛋都不肯收,因為雞蛋有營養,可以賣錢,可以留給自己吃。所以龍向梅今天想借花獻佛。發卡的材料很廉價,稍微值錢的在手工,而“手工藝人”張意馳,應該沒把幾十塊錢放在眼裏。這是她最近能拿出的最好的禮物。

不甚值錢,聊表心意。

但低頭看著手裏精致的小發卡,一向大方的龍向梅小氣了。很少有人知道,她喜歡小絨球。很幼稚的審美,不該是她這個年紀還會喜歡的東西。可她理應戴小絨球的年紀時,從來沒有人給她買過。龍滿妹拖著個五毒俱全的丈夫,家中拮據可想而知。從小到大,她沒買過任何裝飾品。連之前那套淘寶出品的“苗銀”項圈和耳環,都是楊章榮的媽媽給的。

那是好幾年前,楊章榮的媽媽笑嘻嘻的說聘禮。卻在楊章榮考上重本之後,絕口不再提。

所以她買材料的時候,買了好多好多個小絨球。很多次她想給自己做幾個,卻始終沒抵抗住10塊錢的誘惑。是的,僅僅10塊錢,她便將喜好拱手相讓。

而今天,她得到了一堆有小絨球的發卡。之前張意馳賣的那幾個,已經有140塊了。所以,她想留下幾個。她想過年的時候,戴小絨球的發卡。哪怕她已經過了年紀。

“這個更適合你。”張意馳找出了張圖片,擺在了龍向梅眼前。

圖片不知道從哪個漢服網站上扒下來的,跟她參考的一股子山寨味的不同。沒有她喜歡的小絨球,但有塑料片攢出來的小花。以及,蜻蜓、蝴蝶與流蘇。金屬為底,可愛而不顯幼稚。稍微替換一下材料,還能跟她的項圈配成一套,確實更適合她。

龍向梅忽然笑了起來,小哥哥,你這麽可愛,我可忍不住要撩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