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2章 東窗事發(第2/2頁)

一開始,張璉熱衷於攻城掠地,擴大地盤,與官兵硬碰硬,結果連吃敗仗,死傷了不少人馬,後來他學精了,放棄了攻城掠地的打法,而是改為流竄遊擊的靈活作戰方式。

張璉把手下的賊兵分成三路,匪首蕭晚率一路往北躥入河北境內,堂弟張策率一路往西遁入陜西,隱隱與在四川作亂的沐家相呼應,有合流的趨勢,而張璉自己則親率一路賊兵東進南直隸,直取大明的中都——鳳陽。

余林生這下急眼了,鳳陽可是大明的中都,老朱家的根就在那兒,要是被賊兵肆虐一番,那他這個總督怕是不用幹了,所以全力調兵追剿張璉這一路賊兵,鳳陽本地的衛所官兵也是嚴陣以待。

然而,張璉使的卻是聲東擊西之計,率著兩萬余賊兵跑到毫州虛晃一槍,立即掉頭北上進入山東境內,一路馬不停蹄襲擊了運河邊上的濟寧府。

濟寧倉是僅次於德州倉的全國儲備糧倉,這裏存放了近十萬石的糧食,是戰時和賑災用的,結果被張璉就包圓了,他開倉庫放糧招兵買馬,很快又恢復了元氣,手底下的手馬從兩萬滾了四五萬。

余林生被張璉擺了一道,氣得是一佛出塵二佛升天,發起狠來窮追猛打,張璉也不跟他硬碰,繼續流竄北逃打遊周,跑到哪搶到那燒到那,把整個山東搗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最後更是直接殺進了北直隸境內。

與此同時,另外兩路賊兵也一路燒殺搶掠,把沿途禍害得不輕,幸好陜西的地方駐軍給力,漸漸控制住了局勢,把張策所率的這支賊兵給圍困住了。然而就在此時,四川卻傳來了兵敗的消息,魏國公徐鵬舉丟失了成都,率殘部逃往重慶,而沐家軍乘勝進攻漢中,進入了陜西境內。

這下完蛋了,陜西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形勢危急!

此外,匪首蕭晚所率的那一路賊兵進入河北境內後,雖然受到地方駐軍的有力阻擊,不過還是磕磕絆絆地流躥至衡水一帶,最後更是與張璉那路賊兵會合,兵力竟達十二萬,瞬時聲威大盛,兵鋒直逼天津,離京城只剩下一步之遙了,朝野為之劇震!

嘉靖又驚又怒,這才意識到自己用錯人了,余林生作為一名沖鋒陷陣的猛將還行,根本不是當主帥的料的啊,但是眼前這種局面,臨陣換帥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硬著頭皮發出數道急詔,命余林生火速率主力禦敵於天津以南,無論如何也得把賊兵給擋住,同時又命北直隸附近的駐軍火速拱衛京師。

這會兒,畢公公笑不出來了,整天戰戰兢兢的,後悔得腸子都青了,余林生這小子中看不中用,這次被他害慘了。

正當畢公公問候余林生的祖宗十八代時,余林生卻派人送回了一封信,畢公公看完後登時嚇得臉都綠了,也顧不得再問候余林生的祖宗,急急把狗頭軍師蔣秀才找來商量對策。

原來,余林生送來的這封信是在給畢春預警。

話說大明魯王一系和藩國就在山東兗州,現憑魯王名叫朱觀火定(注:火+定,這個字打不出來,後面全作“定”字)。

張璉率賊兵肆虐山東時,魯王朱觀定受到了驚嚇,也不知這位魯王是如何得知張璉是靠著搶劫了畢春的幾十萬兩贓銀起家的,竟然勃然大怒,他聯合了衍聖公和山東的地方官,準備上書彈劾畢春,甚至揚言要親自進京告禦狀,余林生得知了這個消息,所以便寫信提醒畢春。

畢春自然嚇得不輕,如今張璉一夥賊子鬧得天下大亂,都殺到京城的眼皮底下了,皇上正是龍顏大怒,若是知道張璉是靠著從他畢春手裏搶來的幾十萬兩銀子起家的,皇上肯定饒不了他。

關鍵是這幾十萬兩銀子還是畢春從四川搜刮來的,根本見不得光,若追查下來,蜀王的案子也有可能會翻案,到時他畢春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所以畢春若想活命,就必須把這件事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