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第二次歐戰(第2/2頁)

當然,坐上這個位置不容易,要坐穩就更不容易。老皮特為此準備的藥方很簡單,就是迎合全英國上下統一的夢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擊敗法國,奪取其在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成為歐洲的霸主乃至於將來成為世界的霸主。

為此,老皮特天天在議會上發表鼓吹戰爭的演說,並且決定要將法國在上次戰爭中最大的幫手普魯士拉過來,組成英、奧、普、俄對法大同盟,於是便向普魯士提出了共同防禦的建議。

而腓特烈面對這一提議並不能拒絕,因為面對俄奧英同盟,他很難真正招架得住,而且也很難讓法國為了普魯士的利益出手,因此面對這樣的困境,腓特烈只能選擇同英國站在一起,他同英國人很快就簽訂了《威斯敏斯特協定》,即雙方將會共同抗擊入侵普魯士和漢諾威的敵人。

可是這件事對於瑪麗婭·特蕾西亞而言,卻是一次真正的背叛,一次來自上次戰爭中所有盟友的背叛。

對於這樣的結果,瑪麗婭·特蕾西亞並不能接受,甚至專門通知英國大使,聲稱:“英國竟然與‘我個人及我家族永久的敵人’簽訂協定,實在讓人深為震驚。”

當然法國人也很不爽,路易十五從心底感覺到了一種被普魯士欺騙的怒火,他認為普魯士這是要拋棄法國人的友誼,轉而投向了英國人的懷抱,是一種不能被忍受的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負責哈布斯堡君主國對外政策的奧地利國務大臣考尼茨-裏特貝格親王提出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想法,那就是讓奧地利向法國提出結盟的需求——這個天才般的‘逆轉聯盟’設想很快就說服了瑪麗婭·特蕾西亞。

到了1755年8月的時候,恩斯特在望眼欲穿的情況下終於得到了一條寶貴的消息,奧地利將聯和法國的提議變成了國策,奧地利駐法大使在用盡一切力量爭取路易十五和他的情婦蓬巴杜夫人,並且同法國首相貝爾尼主教進行秘密會談。

等時間悄然來到1756年5月的時候,《凡爾賽協定》終於新鮮出爐,法國和奧地利形成了防禦同盟,歐洲傳統的聯盟關系完美逆轉,盡管幾國之間都在聲稱他們只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可是所有人心裏都明白,局勢已經改變,新的戰火即將點燃。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同當年的奧地利王位戰爭一般,這一次點燃戰火的依然是腓特烈二世,他將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那支軍隊上面,然而面臨越發惡化的外部環境時,腓特烈再一次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為了避免普魯士遭遇陰謀解體的命運,腓特烈二世決定在奧地利動員之前先下手為強,他認定免除這次危機的唯一機會是在他的敵人能夠聯合行動之前,至少擊潰其中任何一個,使其無法動彈,而這個目標便是薩克森。

到了1756年七月的時候,腓特烈嘗試著最後一次努力,他派遣使者前往維也納要求奧地利放棄對普魯士的攻擊計劃,而奧地利大臣考尼茨則十分幹脆的予以拒絕,而腓特烈在接到這個消息以後,便再也沒有耐心繼續等待,而是率領普魯士大軍,十分幹脆的攻入了薩克森。

歐戰,再一次用一種意想不到的形式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