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國之春(第2/2頁)

對於目前的大楚而言,依然保持了非常高的階層流動,其中主要的途徑便是三條,一條是通過讀書上大學,然後從政當官,逐漸爬到權力的核心,但是這一條道路非常困難,在目前大楚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絕大部分人都很難突破正五品這一條線,只有少數中的少數才有機會爬到高位。

其次便是從事工商行業,積累原始財富,然後通過財富來撬動自己的社會地位,進入國咨院下議院或者是成為黨派投資人,利用錢財可以在短時間內給自己鋪設一條路,但是這條路注定無法真正進入權力核心,而且前期想要積累財富也很困難。

因此,對於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來說,真正想要實現人生階層躍遷,唯有一條路比較可行,那就是從軍,在戰場上立下功勛,然後獲得封爵,可以選擇繼續從軍或者可以轉任文官道路,亦或者是將來成為勛貴進入國咨院上議院。

問題就在於,眼下四海既平,大楚周邊已經沒有什麽戰事,就算有一些叛亂也很難釀成氣候,往往消息還沒有傳遞到南京就被當地渴望封爵的官員們給平息了——這也使得目前大楚軍隊員額並沒有擴充,反倒是進一步精簡化,想要當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事情總有例外,眼下海外殖民地還存在著大量的戰事,特別是像美洲,更是成為了整個世界各大國參與的角鬥場,加上當地本身的土著,使得美洲的戰事從一爆發開始,就長期處於較高的烈度狀態,傷亡也十分慘重。

寧渝用這些話也在暗示著所有人:去金州吧,去建立你們的功勛!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表態,純粹是因為大楚目前的政策在發生轉變,即不再將美洲大楚各州縣限定為直屬,而是成為了一種類似羈縻的制度,如果考慮到距離的問題,也可以說它們在未來會成為類似於諸夏的半獨立國家存在,這不僅能幫助大楚擺脫繁重的財務支出,而且有利美洲大楚各州縣更好的發揮能動性。

因此,在移民美洲的過程中,寧渝準備讓官方退出主要移民的過程,而是讓民間自發地認識到美洲的富饒而充滿挑戰的環境,到時候將會由移民團自發地前往美洲,以此能夠節省下大量的資金投入。

對於這一點,寧承澤是非常贊成的,他並不認為大楚持續通過移民的方式向美洲殖民地輸血是一種健康的方式,他更希望金州等殖民地能夠自己造血,不會拖累到大楚本土的發展,而且他的這種想法,在目前大楚高層也十分普遍。

到了革新三十一年八月,寧渝前往蒙古召開了汗王大會,並且宣布停牧定居改革的成功實行,原本按照分階段的改革措施也都已經一一得到實現,而且長達十五年的漢化教育已經起到了一定的移風易俗的習慣,大量的磚瓦城鎮在蒙古拔地而起,使得如今的蒙古已經具備了定居的基礎。

寧渝對此還是非常滿意的,畢竟蒙古模式的成功確定了一點,那就是針對目前大楚邊疆,比如西域以及藏地的漢化教育具有很深的意義,雖然這個過程中雖然會有一定的波折,可是長時間的強制漢化教育,能夠更好的融合這些地區。

在經過了半個多月的蒙古之行後,寧渝便開始轉向西域伊寧,東俄女皇伊麗莎白已經在那裏等候許久,當然還有他的兒子寧承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