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日本來使(第2/3頁)

寧渝笑著點了點頭,雖然他已經沒有繼續關注這些事情,可是這些也的確在他的掌控之中,不過更讓他關注的是,其實並非是貨幣這一方面,而是宋恩銘圍繞教育和科研頒布的系列新的法令,像這些法令無一不體現了宋恩銘的治政思想。

實際上自從確立了內閣制度之後,寧渝便有意擴大內閣和首輔的權力,只有這樣他才能把握大略,而不會陷入到細節性的事物中,特別是更有利於鍛煉出一些實幹人才出來,像宋恩銘當上首輔之後,其舉措相對於前任們而言,就顯得大刀闊斧了許多。

其中像教育方面,宋恩銘加大了對新式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通過下撥一定的教育基金,在中西部等地新建了許多新式學校,還制定了許多獎學金政策,扶持那些勤奮好學且品質優良的貧家子弟也有機會上大學。

至於在科研方面的政策,宋恩銘對原來的《專利保護法》重新進行了修訂,他根據實際情況縮短了國內的專利時間,采取由朝廷出資補償的方式來維護專利人的權益,這一點相對於教育法案而言,要更加有爭議一些,就連寧渝心裏多多少少都有些疑慮。

“宋卿,如果縮短了專利保護時間,會不會打擊到那些專利人的發明創造積極性?對於知識的保護還是有很大的必要……否則將來只怕無人會從事發明創造啊!”

不知道為什麽,寧渝雖然這麽說,可是卻想到了後世各種利用專利索賠為主要利益來源的公司。

宋恩銘連忙拱手道:“回稟陛下,這個法案實際上也是為了能夠加快科研創新,只有縮短專利時長,才能避免人們躺在專利上吃一輩子……這也不利於新技術的推廣進程。”

實際上,這個法案很明顯是宋恩銘為工商界專門樹立的,主要針對的便是蒸汽機,要知道根據先前制定的專利法案,任何一台蒸汽機被制造銷售出去之後,會需要向擁有蒸汽機專利權的皇室財團繳納一筆專利使用費,這個錢在最初的時候還是比較高的,而這在無形中也限制了企業的擴張速度。

後來雖然在寧渝的要求下,皇室財團針對蒸汽機專利費用進行了兩次下調,可是於企業而言這依然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而根據目前的專利法規定,皇室財團針對蒸汽機的專利時間擁有五十年,而這自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不滿。

在種種勢力的推動下,宋恩銘這一次的法案修改也的確是順應了一些人的‘民心’,而對於工商界打的這個主意,寧渝倒沒有太反感,盡管從目前來看這有損皇室的利益,可是從大局來看卻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將更有利於蒸汽機的大規模推廣,也有利於未來蒸汽機的進一步技術升級。

見到寧渝並沒有繼續反對,宋恩銘臉上也露出一絲微笑,他低聲道:“陛下,雪晴倉久、藤原氏、三井氏打算在年前覲見陛下,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寧渝了然的點了點頭,很顯然這些小日本子眼巴巴的跑過來,恐怕還是為了日本的‘公武合體’而來,沒錯,盡管幕府前番推行的‘公武合體’已經失敗,可是大楚版本的‘公武合體’卻正在推行過程當中。

幕府版本的‘公武合體’是指由幕府吞並公家,實現將軍到天皇的晉級,徹底奠定德川家一族的地位,當然這番雄心壯志已經隨著江戶灰飛煙滅了,而如今大楚在日本推行的‘公武合體’,便是由大楚皇族成為日本新的公族,即寧大皇帝成為日本國王,而其他三百武家則各自擁有一塊土地,只對寧大皇帝效忠即可。

因此,對於那些武家貴族們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分家,如何公平公正的分出這三百個武家領地,中間牽扯到的問題實在太多,對於雪晴倉久這些人而言,根本無法平衡其中的利益關系,只能依靠天朝上國皇帝陛下親自裁定。

要知道,將原本就不大的日本列島分成三百個大小差不多的獨立領地,這對於寧渝而言也是一件非常充滿挑戰性的事情,說不定將來還可以以此出一個日本拼圖遊戲,這簡直是太有趣了!

“好,容朕先想想怎麽分……”

見到寧渝一副要大張旗鼓的架勢,宋恩銘不由得臉色一滯,他輕輕嘆了一口氣,便朝著門外走去。

……

當寧大皇帝正在盤算著要將日本領土大卸三百多塊的時候,在國賓館當中,幾個日本人正在相對而坐,而他們分別就是如今日本公家和武家的代表,其中公家代表藤原秀志,近衛次郎,武家代表雪晴倉久,毛利秋園,以及一個十分特殊的人物——三井高平。

作為後世大名鼎鼎的三井財閥,其歷史自然是十分悠久的,最早甚至能追溯到日本平安時代,當然那時候的三井依然是屬於藤原氏的一支,即藤原道長的第四個兒子的第五代孫子藤原右馬之助信,他不想繼續當官,便跑到了近江國三井村定居從商,並且改名為‘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