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戰後格局(第2/3頁)

阿爾曼德一邊快速書寫著,臉上則流露出些許的憐憫之色,他原本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到幕府的使者,只是隨著江戶之戰之後,他便跟著幕府一路逃到了京都,可是在今日,他卻看到這難以言說的一幕。

“上帝啊,這到底是怎麽了……”

阿爾曼德緊握著脖子上掛著的十字架,他喃喃自語地走到了窗前,眼前的京都卻是跟那日的江戶何其相似……甚至就連街道上正在肆意殺戮的士兵們,都似乎是同一批人……

“砰砰砰——”

突然,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的聲音,似乎外面的人十分焦急一般,這不由得讓阿爾曼德的心瞬間揪住,他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觸怒了這些士兵,甚至都開始胡思亂想了起來。

如果死在了這裏該怎麽辦?他那可憐的阿曼達又該怎麽活下去呢?

然而敲門聲越發急促起來,這使得阿爾曼德不敢再耽擱下去,他連忙過去打開了大門,只見一隊幕府藩兵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們一臉殺氣地站在阿爾曼德對面,手中的長刀上似乎還沾染著大量的血跡。

阿爾曼德神情緊張地用日語大聲詢問道:“你們是什麽人?你們想幹什麽?”

一旁的士兵們很快就讓開了一條道路,只見一名身形矮壯的將領走了過來,他的臉上帶著些許血跡,可是在見到阿爾曼德的時候,卻顯得十分彬彬有禮,還行了一個禮節。

“阿爾曼德先生,將軍擔心您會被叛亂分子所驚擾,決定讓我們護送您前往安全地帶。”

“可是我這裏並沒有叛亂分子……”

阿爾曼德望著眼睛裏帶著殺氣的幕府士兵們,終於果斷認了慫,他舉起雙手道:“我會跟你們走,只是有一點,能否讓我收拾一下屋子裏的東西?”

那將領神情似乎有些不耐,可是終究有些忌憚阿爾曼德的身份,只得允許了下來,然後等到阿爾曼德收拾妥當後,便帶著人將他一路領到了其他的住所,那裏十分安靜,既看不到這裏的情景,也聽不到別的聲音。

“哎,或許見不到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上帝不會再責怪我了……”

阿爾曼德如是想著,只是他擡頭時,卻看到遠方墻壁上露出的一抹褐紅,頓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

南京,爆發在日本京都的這一場屠殺,很快就登上了各家報紙的頭版,其中內容詳實,證據確鑿,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慘劇卻是令人唏噓不已。

當然,這些報紙之所以能夠掌握這麽準確詳細的新聞來源,背後自然是樞密院布置在日本暗諜的功勞,他們當中甚至都有人親自參與了對公家卿族的屠殺,因此得到的資料自然詳盡無比,栩栩如生。

當南京百姓在購買了這些報紙之後,很快就被裏面記錄的內容給激怒了,特別是很多百姓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遭遇過戰亂,卻是更能明白這種感受,因此百姓們對於當下正在爆發的這場戰爭,卻是多了許多支持。

討伐不道,原本就應該是天朝上國應該做的事情。

不過在彭啟豐看來,這一次針對日本京都屠殺事件的集中報道,更像是針對日本攻心之策的延續,因為它在國內的宣傳僅僅是第一波,很快相關的報紙會流傳到日本去,從而起到第二波的效果,而這才是目前樞密院的真正意圖。

“這一次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將更多的報紙帶到日本去,繼江戶大火一事後,一定要讓更多的日本百姓明白,幕府就是制造這一切的劊子手,而我大楚是為日本帶去和平和希望的仁義之軍!”

在新聞出版司內,數十家報刊機構的負責人認真傾聽著彭啟豐的講話,並且不時用筆記錄著,而作為《清流報》總編的汪景祺的嘴角則是露出了一絲笑意,像這般的輿論戰可謂是《清流報》的拿手好戲,特別是像這種根本找不到對手的事情上,更能體現出他汪總編的深厚根底來。

而坐在一旁的復漢軍軍官羅文泰臉上卻是露出了些許笑意,他原本是屬於樞密院總參謀部下屬的軍官,不過這一次他擔任了一個頗為新穎的官職——輿論參謀,即全權處理後續輿論戰中與各大報刊的聯絡關系,說白了就是這一次軍方的代表。

實際上在以往的時候,樞密院在同行政院下屬其他部分溝通的時候,態度都十分小心謹慎,通常都會通過內閣的方式進行對接嗎,目的便是為了能夠避嫌,防止一些有心人拿這件事來給樞密院做文章。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卻是皇帝寧渝主動要求的,畢竟輿論戰作為一種別開生面的作戰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反倒能夠更好的配合正面戰場,因此軍方代表的加入自然在所難免。